黄浩洋
今天早上我们跟随着导师的脚步,来到了南京市建邺区的新城小学和建邺高中参加“江浙沪写作教学名师大讲堂”主题研讨会。
首先我们聆听的是江老师的习作欣赏课《触动心灵的小事物》,令我大开眼界的是原来习作评讲课可以上的如此有趣。江老师从作文题目入手,针对班级出现频率最高的题目《糟糕的一天》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事物。引出本课第一个重点“选材新颖”。接着引导学生如何写好小事物,引出本课教学的第二个重点“细节动人”。最后通过优秀作品的朗读,引出文章最后一个教学重点“感受丰富”。接着通过出示两个反面的事例“细节动人但是感受浅显”“感受丰富但是没有细节”引导学生发现细节和感受的重要。最后学生再次修改作品,同桌之间互相评级,达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接着我们聆听的是高中特级教师郑可菜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课例《议论文写作》,听完郑老师的这节课后,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整节课堂郑老师用幽默诙谐又充满智慧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如何从多维角度思考论点。这节课令我深思的是,郑老师在这节课上传达的观点引发了我对自己教学上的思考。我们也应该做一个杠精老师,要学会思考教材编写者的观点,不能盲目地服从,要学会批判性地继承。这也是敬爱的导师一直给我们传达的一个观点。我们在解读教材,分析文本的同时,要学会健康的怀疑,积极的追问,合理的质疑,要拥有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做教材编写者的传声筒。
说理是摊开的手掌,不是攥紧的拳头。每个人心中都要有个“ta”。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