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家》火了,几乎每集都在热搜上。
《小敏家》的两个孩子,陈佳佳和金家骏,都是父母离婚的,可这两个孩子的性格截然不同。
陈佳佳在饭桌上问金家骏:“你爸妈是什么时候离婚的?”
金家骏略显尴尬地回答道:“6岁的时候吧。”
陈佳佳调侃道:“同是天涯沦落人呀,我爸妈离婚的时候,我才7岁,我比你晚一年。”
金家骏有些沉默。
陈佳佳继续问道:“你爸妈离婚的时候,你是跟谁的呀?你先别说,我来猜。肯定不是跟你妈,你爸呢?好像也不是,你应该是跟你姥姥或者奶奶吧!”
金家骏仍旧保持沉默。
陈佳佳让他猜自己是跟谁的,他冷淡地说道:“不想猜,懒得猜。”
陈佳佳不理会金家骏的冷淡,自问自答道:“我一开始是跟我妈的,但我嫌我妈烦,就跟我爸了,所以我两个人都跟了。”
金家骏只评论了一个字:“牛。”
陈佳佳着急地问金家骏:“你到底是跟谁的?”
金家骏语气冷漠地回答道:“我谁也不跟,我流浪。”
从这里我们能感受到,父母离婚对金家骏的伤害是非常深的,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甚至会延续一辈子。
这看似一句玩笑话,实际上却体现了金家骏的内心,那是一种伤感、委屈、怨愤交织在一起的无奈和自嘲。
一个轻松,一个沉重;一人自然,一人冷漠。
是什么让同是离婚家庭的两个孩子幸福感不一样?
是爱,是亲子关系。
得爱者,开朗自信,有安全感和幸福力。
陈佳佳的父母,虽然离婚,但双方关系还象老朋友,对陈佳佳的关爱一点也不比以前少,所以陈佳佳依然能够长成一个开心、阳光、健康的孩子。
缺爱,破碎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很受伤,没有安全感和归属。
金家骏的父母离婚后,母亲10年都很少回家看金家骏,跟金家骏的沟通交流也少得可怜。
父亲不仅从来没有管过金家骏,还经常在金家骏面前控诉妈妈的不是。
更无语的是,父亲在投资失败后,让他先放弃学业,打工替自己还债。
所以,金家骏即使拥有高大帅气的外表、冲刺清华的成绩,却依旧敏感、自卑,懂事得让人心疼。
心理学上说:
“情绪的产生以需要为基础,需要被满足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离婚,已然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影响,要如何让孩子安住在幸福里,是极富挑战性的,简单但不容易做到。
继续让孩子安住在一个持续的、有爱的家庭环境,且不让亲子关系随着夫妻关系的断裂而断裂。
这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这样孩子更易获得幸福感。
这说起来简单,但对离婚的父母来说,却可能是最难做到的。
之所以离婚,大多数都是没法经营好家庭环境。
那不离婚的家庭,就能经营好家庭环境,让孩子生活在幸福中?
的确如此。
不离婚的家庭如何让孩子安住在幸福里,道理也和上面的一样:
让孩子安住在一个持续的、有爱的家庭环境,有好的亲子关系。
不让孩子在父母的硝烟里受到伤害,给足孩子需要的爱与关注,孩子就能向阳生长。
而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爱与关注?什么样的陪伴是高质量的?
195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哈洛,在他的论文《爱的本质》里有一句话:
我想,再加上一颗充满爱的心,就是最好的答案。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