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被邀请参加了食品添加剂的主题活动.主讲是业内食品的的开发者工程师.一直以来这个话题纷纷扰扰,大家都有点儿谈虎色变的惊恐和各种隐忧.唯一暗自庆幸的是我对各种零食保持着高度的戒备,深知高糖食品会让人体的钙流失,从而造成肥胖,智力下降和情绪的波动.这次我真想对各种疑惑有一个进一步的澄清.
因了添加剂等食品安全的问题,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海淘食品.凡是进口到国内的食品必须有中文说明,如果没有消费者是投诉无门的.参加过食品博览会就知道这个产业链的庞大,当然也不乏各种芳香剂添加剂的身影,还有就是食品代工厂.食品代工厂拥有执照完全可以按照客户的需求加工,然后贴牌.很多客户也许只是个皮包公司,所以其中的各种环节是无从把控的.很多这样的食品就进入了海淘店,也有可能很多贴着各个国家标签的食品是由一家代工厂完成的.钻石级别也是无从相信的.去年刚刚出台了新的政策限制代工厂的这种行为,收效如何有待确认。
以袋装牛奶为例,保鲜期长达半年,我一直以为是加了防腐剂,其实高温瞬间消毒达到了无菌状态,小小一个包装袋也是结构非常的巧妙可以防止光热的侵入确保质量。牛奶制品可以分为三类,蛋白质含量在3%以上的是牛奶类,2%是酸奶类,1%是乳饮品。养乐多就是属于乳饮品,只能说口感甜甜酸酸,其中也没有任何益于肠道的益生菌,不是有营养的食品,却也不是垃圾食品。主讲人还是很推崇光明的牛奶,因为光明从源头上进行了严格的把控,一牛一栏,饲料都是严格配方和检测的,挤奶时全部机器操作真空操作,进入车间前也会再次测试。对于去海淘牛奶这件事,如前所述提醒大家要保持警惕。食品的源头保证了,才能够安心。酸奶也为我们推荐了光明的碧优,配料表里很清楚的显示了牛奶的成分达到85%以上,且使用非常好的益生菌,其中的添加剂反而不是我们要看的重点,如果没有的话,不会有那种拉丝透亮的感觉,而且是安全的。
当我们在超市里眼花缭乱的时候,我们需要定下心来看上面的小字,不是大字,是背面而不是正面。基本上如果看到乳饮品这三个字时,就能明白是没有营养的。再看背面的配方的前三个成分就可以基本做到心里有数。当然营养成分的方框中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也是要重点扫描的。乐事的薯片每份脂肪含量10克,相当于人体一天所需的25%。于是听起来更加诱人的非油炸薯愿诞生了,结果呢,每100克中脂肪含量为24.2克,相当于摄取量的40%。因为在烤箱里也是要喷大量的油才能有一个更好的口感和诱人的颜色。仔细去看饼干类的成分表也是很高的脂肪和糖分含量。而我们一直认为健康的坚果类的脂肪含量,比如说杏仁,每100克要高大一天摄取量的80%以上。
我们一起做了一杯橙汁,味道好到和超市里的一模一样,有气泡的很爽。我亲手把各种白色粉面倒入杯中再加上水,神奇的橙汁就出现了。加了四块方糖后酸度并未得到改善,达到普通人的口感需要放16块方糖,但不是甜腻的感觉,是受欢迎的口感,正如我们在喝的爽口的雪碧也是同样的原理,很多糖却没有腻味的感觉。所以饮料是可以避免就避免的零食之一。
特别要提醒食草族的是,当我们现场把色拉酱加热后发现里面全是油脂,且散发出了每每路过面包店时才会有的那种让人要逃离的腻味。对没有蛋黄都是油。
正规渠道的食品是无需担心添加剂的问题,反而需要确认的是糖类和脂肪类的含量。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摄取了太多的糖,油。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营养素的摄取量是不足的。
参加聚会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当再一次通过超的零食架时,想必心中定会有了很多的定力,回家做饭的愿望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