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的时候和舍友一起讨论初中红歌合唱比赛,舍友说当年她们的班主任问大家:“你们要装还是要唱得开心?”
“老师我们要开心!”
最后她们班以一首《当》获得了全校最后一名。
这个段子般的故事让我们都捧腹大笑,排除组织学生唱红歌有没有意义这样的考虑,像舍友的班主任这样为了以学生开心为首的老师,着实不多见。
还记得我高中时期的英语老师,三十来岁的年纪,却总扎着减龄的马尾辫子。和大家的英语老师一样,她也有着一年四季换不完的衣服,不同的是她随意的穿衣风格。一件件淘宝爆款的宽松衣服搭配各种颜色的打底裤,形象亲民得可爱。
和她的穿衣风格一样,她的处事风格也宽松和洒脱。高考奋战的时间里,她也说些老生常谈的动员话语,然而却不让大家觉得厌烦。原因在于,成绩和其他一切重要的东西在她那里,都被放在了第二位。一次班会课上,她告诉大家:“比成绩更重要的是你的态度和努力,而当一切你都做过了,你真的觉得不想学习,学习是你太大的负担,那么就算了,做你想做的事。”语气真诚得深入人心。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你在外颠沛流离回到家里喝上一碗热汤的时候,瞬间热泪盈眶。
就好像在《爸爸去哪儿》里辛苦参与农田劳作的曹格,推门见到吴速玲和一桌饭菜的时候,眼泪夺眶而出。
当所有人埋头苦干,没日没夜地读书,“头破血流也要挤进本一的大楼”,竟有一位长者发自内心地关心你做的是不是自己想做的,那份感动,我大概这辈子都会记得。
后来我毕业了,有一天无意间翻到老师的微博,里面满满地记载了她和一双儿女的生活趣事。有一条微博里提到,她的女儿不喜欢画画,因此她们夫妻从没要孩子上过画画班。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她发现其他孩子都能画精确的物品,而女儿却只是乱涂鸦,然而她却支持孩子这么做。“你觉得太阳和花是怎么样的,它就是怎么样的。”这是何等难能可贵的教育方式啊。
我终于确认,我的老师是一位好老师,不仅因为她支持学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更因为她对学生的教育和自己孩子的培养是如出一辙的。她不是不在乎成绩,而是明白成绩之外,人生路很长。
而如今有多少老师,鼓励家长培养学生的兴趣,因此家长们不惜花费一切金钱与时间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为孩子付出的出发点本身是正确的,往往出错的环节是忽略了孩子的意愿,急切地为孩子选择兴趣并要他坚持下去,生怕输在起跑线上。事实上,所谓的培养是等到孩子的兴趣被挖掘出来,而非为孩子培养你认为的兴趣。
我是幸运的,在我的成长路上遇到过许多好老师。如同前文所说,我认为的好老师从来不是以成绩为标准来衡量学生,而是站在路口观望对孩子未来最有利的道路。然而这种老师,往往是自己赋予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做到的,绝不是所有人。
小学的时候老师总让大家写日记,并且每周提交一次,还未涉世的我们天真地以为老师是为了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或者真心想了解大家。直到倾诉的话语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秘密被家长和同学得知,我才明白,日记本有多可恶。
多年以后我得知了一件事,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曾经有男同学在日记本里写下了对我的告白,而在我本人知道之前,班主任把我的妈妈叫到了办公室里。因为男同学天天和我一起上下学,班主任因此怀疑我们早恋,并且在众目睽睽的办公室里告诉我妈妈:“如果管不好孩子,这种年龄要做这种事,我干脆包两百块红包让她们结婚去!”
至今我仍然感谢我有一个相信我的好妈妈,她非但没有因为老师的误解而指责我,而且还坚定地告诉:“不会的,我知道她肯定没有。”
然而真实的状况是,我和那位喜欢我的男同学确确实实只是单纯的友谊。
作为一个成年人,回头去看这段时光,我曾经认为的这位教书很有方法的老师,竟在我的童年做出了如此可恶和失德的行为。她在乎学生的成绩没错,她也有理由反对早恋,然而她的言行伤害了我的母亲,也扼杀了孩子儿时拥有美好情愫的权利。
我很喜欢一部韩剧叫《无理的前进》,剧里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上学的时候一定要找到两种人:什么事都可以一起做的朋友和无论如何都站在你这里的大人。”
十几年的求学生涯,我遇到过玻璃心需要学生维护的老师,遇到过口无遮拦不顾学生尊严的老师,也遇到过真真正正关心学生的发展和生活的老师。一个好老师的出现不一定能让你走上成功的轨道,但一个坏老师的所作所为却会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一个人一生中遇到不好的老师是重要的,它让你更加知道什么才是对的。
最后以学生的视角对所有老师以及将来可能走上教师岗位的人说一句:教书本不易,育人更困难,且行且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