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每周约练2次,本周第2次,共121次
今天的焦点教育“卓越谈”,岳老师讲了这样一个主题——《老师,你咋光找我茬》。教书育人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性工作,是一种塑造人的心灵,如同雕琢玉器,培养树木般耗费心力的伟大事业。我始终相信,大多数教师的初心是真心想对学生好,想看到学生进步,并且很愿意发现这些年轻孩子身上的优点,闪光点。
耐心引导孩子找到成功的例外。
但是,也不得不否认,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和孩子之间的矛盾摩擦,从未少见。有些老师哪怕牺牲了学生的喜欢,也希望学生好,用批评想让学生改变,结果却是因为方法不得当,赔了夫人又折兵。有些老师说话确实很难听,不忌惮的爆粗口去攻击学生的人格。但这些话就像一把把刀在割裂人心,割裂了原本疏远的师生关系。有些老师揪着一些学习差的调皮的学生,紧紧不放,三天一大批两天一小吵,最后没办法了干脆放任不管了。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做法,对自己的教师生涯没有什么回报,对学生的帮助也微乎其微,学生不理解,家长不理解,连自己也怀疑:我适合当老师吗?
对于教师“爆粗口”恶意攻击学生的这一类情况,我是坚决反对的。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学生是根本,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师徳的灵魂。这种爱生之心,是不分学生的差异的,可爱的孩子值得被爱,不可爱的孩子更需要被爱啊。若是因为教师的师德的缺乏,让孩子蒙羞,遭歧视,感到恐惧,厌弃校园与生活,那真是不配为人师表。
对于热心肠的老师,但没有好的方法,仅能用“批评”来解决问题的这一类,是大有进步空间的,不妨思考“该怎么让学生觉得我们是爱他的,而不是故意找他茬”?“除了批评之外,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吗?”我曾经遇到很多很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注重师生关系,很善于与学生做朋友。什么叫朋友,朋友之间没有“上位者”姿态,“有色眼镜”看人以及“挑错思维”,朋友之间是向彼此请教答案,倾听对方的意见与心声,给对方需要的陪伴,尊重对方的情绪,用朋友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提出他的不足,帮他改善问题也不辜负他的信任。所以,教师与学生成为朋友,这很难吗?我觉得一点也不难。就像我们希望学生如何对待我们一样,去对待学生,用尊重、关爱,赞美,接纳去明媚孩子的青春岁月,我想,孩子们是明白的,是善良的,他们体会到老师温和的态度,也看得到老师的真心付出,所以也更愿意投桃报李。这样,好的师生关系便得以延续和升华。
教师行业是不容易的,教师一方面要考虑学生成绩,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同时还要面对工作压力与家庭压力,压力是多方面的。老师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时候遇到很调皮的学生,这些孩子的问题背后有很复杂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的因素,教师以一己之力实在让人不想管也不敢管,所以需要家庭、学校、社会联合起来,给孩子提供后援支持的前提下促发孩子的改变的主动性。教学生涯越久,看过各种各样的学生以及背后的千姿百态的家庭,便越觉得学习心理学有多么重要了,同时也更能发现不管是调皮的学生、优秀的学生还是存在感比较弱的学生,每一类的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天使,各有色彩,他们的想法看法都难能可贵,独一无二,所以这样的发现,也不断提醒我们在教育生涯中,不断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教育是一本厚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教育是一条长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