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8

他是段子手+演员+投资高手。

他是诺贝尔经济学得主+文学和哲学的硕博。

他是不走寻常路的美国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

拿到诺奖之后,塞勒说,这次诺奖是对他两年前错失奥斯卡奖的一个补偿。

塞勒非常有意思,他研究的是什么呢?——研究常人干的“蠢”事。他的论文被引用达年度之冠。

举个例子。

当你丢了100块的时候,它的痛苦高于捡到100块的开心。那什么时候会一样呢?你捡到200块的时候。

同样的道理,当一个人成为你的男/女朋友,你对他的评价就会高于单身时候对Ta的评价。那什么时候会考虑换呢?遇到一个好2倍的人。

——这就是禀赋效应,你拥有什么,就高估什么。随之可以得出损失厌恶。2倍的快乐才可以抵消相同的痛苦。


自愿捐款时,如果有“建议捐款100元”的提示语,人们普遍会捐相同的数额。

聪明的餐厅老板知道,一定要在菜单上设置一道很贵的菜,那么第二道菜肯定就是最畅销的,即使第二贵的菜也不便宜。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还有现在商家在会员模式上的小心思。加入会员:159元一年,30元单月,连续包月15元/月。你会选哪种?

——这就是锚定效应。同理,你要说服你的老板同意你的方案,你也可以设置一些暗示来助推他做出你希望的决定。

……

以上是理查德·塞勒有趣又有料的行为经济学研究当中的几个小小案例而已。

什么是行为经济学?诺奖委员会是这么说的:“塞勒将经济学和个体决策的心理学依据建立了桥梁,并且研究心理偏差导致的市场行为。”

换成大白话就是,塞勒洞察人性弱点,并据此找到了影响行为(赚钱)的方法。

塞勒的书也不像传统经济学家那样,都是图表和生涩的概念,相反,他的书里讲述的都是普通人能看得懂的案例,总结的都是生动有趣的道理,以及他从生活细节里发现的脑洞大开的观察。当然,还有他对经济学家们亲切友好的玩笑,读起来非常有趣。

从中,你也可以获得传统经济学书里无法读到的对人性的洞察和理解。当然,薛兆丰老师说得更直白,“读塞勒的书,是寻找商机的捷径”。

塞勒“行为经济学三部曲”,读他的书,是一趟读懂现实中的经济学的奇幻之旅,既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也有助于提醒你可能会犯的错误,让你回归正确之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