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伦理」?
简单说,伦理就是人伦之理,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共处、发展与应对进退的道理。
咨询中,咨询师与来谈者的关系,他们怎么发展关系,其内涵就是咨询伦理。
回顾过往学习咨询伦理的历程,我发现所有我特别笔记下来的内容,一部份是关于咨询师如何保护自己,一部份是关于咨询师在咨询中的应对进退。但很大一部份,都和我的咨询经历紧密结合在一起。
许多道理,在咨询成长过程中早已学习过,但哪些真的记在心底,哪些只是应付考试,其实自己心底清楚。
北大心理系徐凯文教授去年开了一门伦理课,课程中传授的内容,有几点印象十分深刻,故撰文分享。
内容不只是分享给咨询师,也分享给所有可能成为来谈者,想要通过咨询解决问题的你我。
徐教授提到:
你(咨询师)要给他(来访者)提出他看不到的视角,他才会对妳产生信任。好的东西,一定是你准备好了才能给得出来。匆忙给出反馈,你给出的反馈往往会让来谈者失望。
还记得在新手咨询师时,常犯的错误就是「害怕犯错误」,导致会非常著急的要让来谈者看见自己的能力。实际上,当时并不信任自己,导致越是积极想表现,越是在为自己努力,而不是在为来谈者努力,当然咨询的效果就不好。
成为一位能够独立执业的咨询师,需要在经验、技术、观念等方面累积到一定的厚度,才有办法从容应对。过程中,督导和学习很重要,光靠自己摸索,以为自己是练武奇才,会看不见自己的盲点。回顾咨询成长过程中青涩的自己,有时会吓出一身冷汗,因为想到那时候没能帮助来谈者,万一还给来谈者造成伤害,那是多么糟糕的一件事。
我在咨询中学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人对人的影响比想像中大得多。很多人的创伤都来自别人的几句话,甚至只是一个表情。咨询师跟来谈者如此亲近,更要注意自己对来谈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我想起欧文‧亚隆在《生命的礼物》一书中多次谈到关系的重要,他表示咨询的成败不在技术,而在关系。
只要咨询师没有利用来访者谋起利益,并总是以来访者的利益优先,那么适度弹性的双重关系,比如亦师亦友的咨访关系,其实是可以被允许的。或者说,当多重关系涉及的「界限」松动,这是一个应当把握的咨询契机,这当中牵涉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和动力,值得去探讨,而不是逃避。
对多重关系僵化的理解是「绝对不能有多重关系」,这会让咨询师失去大部分的来访者。也就是说,咨询师把自己放在一个绝对安全,但也实际上无能的位置上。
要像亚隆一般举重若轻,实非易事。
这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来自咨询师的人性中的私心。所以我们需要去问,我们在咨询中的表现,是出于治疗师自己的需要,还是来访者的需要。
讲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让来谈者继续来找我们咨询,是因为我们需要他的钱,还是真的因为我们确实能帮助他。
另一层面来自我们有限的理性能力。
正如徐教授在「减少双重关系风险的方法」课时中所言:越界行为(Boundary crossing)不见得违反伦理,违背专业界限行为(Boundary violation)违反伦理。
这两者有时并不容易区分,所以伦理问题始终是个哲学问题,哲学问题的特征是,这些问题需要被讨论,却又不像一些学科能给出固定的答案。我们只能在生活的经验中,在每个两难的困境里尽可能做好。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咨询师对设置非常严格,毕竟面对可能的诱惑,我们可能难以抗拒,因此对抗诱惑最好的方式,可能就是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避免危机出现的机率。
然而,过度严格的设置又会损害咨询的效果。
这又回到亚隆的观点,当我们通过严格的设置,避免所有的风险,也就避免任何被来谈者改变的可能。可是如此一来,关系就不可能展开。
就像世间所有试图进展的关系,双方都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敞开自己,做好会被对方影响与改变,我们也会影响与改变对的准备。这种风险在咨询中是必要的,也从不是一个容易的课题。
咨询中会出现移情,会出现反移情,会刺激出咨询师自身长期没有处理的自身问题,会被来谈者的情绪和故事影响。这一切的一切,每一样都是咨询的本质。
在徐教授的述说中,这会让咨询师把自己放在一个「无能」的位置。
因此咨询师不时要问自己:「你为什么成为一位咨询师?」
咨询师是一份助人工作,如果失去助人的初衷,也许我们学习再多的技术,也无法师展开来。
所谓初衷,说到底就是一个人做人的价值观。
我们不见得要以助人为乐,但至少我们愿意为我们行为负责。
学习负责,到学会能够负责,这个旅程不只是咨询师的旅程,亦是每个人的成长旅程。
谈到这里,我想到几年咨询下来,我对咨询工作的小小体认。
那就是咨询师注定是会「犯错」的,犯错不是故意的去伤害来谈者,而是我们总有失误的时候,总有状态不佳的时候,总有遇到情况超出我们控制的来谈者……每次面对来谈者,就是在进行一场未知的冒险。
无论我们做好多少的准备,我们都会遇到困难。但这不是自讨没趣,而是我们知道我们尽力去做,必然会看到我们的极限,但我们愿意承认我们的极限,我们用最真实的一面面对来谈者,面对我们自己。往往当我们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并且让来谈者相信我们用真实的自己,试著倾听真实的他。来谈者会一点一点的敞开,即使最终我们确实没有办法完全解决来谈者的问题,那也不是不专业的咨询。
伦理不谈成败,谈的是我们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专业伦理的规章,这一切都以不伤害来谈者为首要目的。
记得在咨询学习初期,有几年非常渴望吸取各种理论和技术知识,但现在我发现,最好的学习就在咨询中。咨询师抱著一颗谦逊的心,不时拎著对生命的敬畏。
在一次又一次与来谈者的相遇中,我们见证我们自己和对方踏上旅程的风景。
每一次我们真正的帮助对方走到某个口岸,每一次有意义的道别,那一刻心中由然而生的存在感与价值感,才能让我们继续坚持从事咨询。即使会有犯错的愧疚,会面临来谈者的责难,我们依然愿意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