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一定要学会放手,
学会做个“懒妈妈”。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相信这是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常用的一句口头禅。但是,说易行难,当父母看着孩子把米粒弄得全身都是,衣服系错了扣子,或是磨磨蹭蹭半天不能让玩具归位,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忍住伸手的冲动,坚持让孩子自己做完这些事呢?
一、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你的孩子吃沙子了
一位朋友曾经带着孩子去国外度假,来到海边玩耍,一位德国妈妈在躺椅上看书,而她的孩子却抓了一把沙子往嘴里塞。
朋友看到非常着急,急忙走上前去提醒德国妈妈:“你的孩子要吃沙子啦。”可是,那位德国妈妈非常淡定,回答道:“那又怎么样呢?”她说,等他尝过之后知道沙子不好吃,自然也就不吃了。
如果这是在中国,绝大部分家长都会第一时间阻止孩子。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未来和理想,都有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妈妈们最需要做的是学会放手,该放手时就放手吧,给孩子机会。
二、有一种爱叫放手
在家庭教育上,能做到“放手”的家长并不多。“你只要好好学习,其他事都别管”“爸妈这么做还不是因为爱你吗”“等长大了再独立自主不晚”……这样的爱过于沉重,压垮了很多孩子。还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权利吧!
用爱为他们保驾护航,而不是代他们乘风破浪。独立才能成熟,独立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1.适当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
现在的孩子个个动手能力差,独立性很弱……究其原因,和家长总习惯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有着很大的关系。生活中,很多妈妈(甚至很多老一辈)总是怕孩子做不好,于是就很自然地包办了孩子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因此,家长应该“狠”下心来,适当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慢慢地,孩子才能减少对家长的依赖心理,逐渐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2.适当放手,给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特别是6岁以后,自我意识增强,如果家长还是一味地帮孩子包揽了一切的事情,不仅不利于孩子自主性、独立性的培养,从长远来看,更是对孩子的成长带去一定的消极作用。
包办会剥夺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因此家长应该适当地放手,给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与生活。
三.、适当放手,并不意味着放任
家长适当地放手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对孩子的放任,所以,家长放手管教孩子的时候,也要适当地引导、教育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现实中的每一件关于孩子的事情,我们似乎都怀着一种“包办”的态度。但这样真的好吗?
四、体会失败
家庭环境就是锻炼孩子这方面能力的一个最为方便的场地。在生活中,我们习惯于处处都帮孩子打点好,帮他们理顺所有不如意的事情,但这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此相反,一个并不如意的环境,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去面对事情的结果(对于失败,能够释怀,对于成功,不骄不躁),以及知道在怎样的条件下需要自己去宽容待人,重新站起来继续往前走或者仍旧停滞不前,决定权在他们自己手中。
孩子摔倒,要让她(他)们自己站起来继续走,而不是让家长去帮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实则也是在塑造孩子的品性。
五、共同面对
当孩子面对困境,一筹莫展,需要旁人指点的时候,可以让我们有机会去教他们怎样才能不受困于当下并且做得更好。
六、训练孩子
就像我们一直在说的,跳出舒适区,面对挑战,做最棒的自己。当孩子面对困境的时候,这一点也不容忽视。有意地培养孩子去做困难的事情,去推动他们的意志,帮助孩子养成坚韧的品质。
孩子品质的养成,离不开我们的一举一动,因为它们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在向孩子展示如何帮助他人,以及必要的时候需要去牺牲或者奉献自己的某件东西的过程中,让他们有机会去学习,并且使他们在某一种状况下可以为别人这样去做。
在家中也可以训练孩子,让他们自己叠衣服、除杂草,教他们打扫厨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