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的,很小的时候的一件事,记得清清楚楚。
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的一天,跟大人去一个做医生的爷爷家做客,一圈子叔叔坐着围在一起天南海北的聊。我特别想跟这个爷爷问,手指甲上为什么有时候会长白色的斑。我忘了我的动机是求知还是就是想勇敢一回,总知,我就是特别想问出来。我就在心里默默的一个劲鼓励自己,要有勇气,要有勇气。
在大人们聊天的安静的间歇,我问出了这个和他们正聊的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问题。爷爷认真的回答了我的,大人们也没一个有表现出半点异常或笑话,然后接着继续聊的火热。
现在想起当年的那个自己,忍不住微笑,真心是很傻很天真。也谢谢当年那帮叔叔们对一个孩子突兀的好笑的包容,和爷爷认真的回答。
那时候的那个自己,勇气满满。
工作以后,慢慢的,不复当年的自己。例如在诸多男性领导开会的时候,总是自动的往后座,即使有想法或意见,也不主动表达。
其实往后这个动作,就是缺少了一些勇气,缺少了极力争取的进取心。
也许这和我们80这一代人潜移默化的教育里,要含蓄要服从权威有关 系,但更多的,是对女性在职场性别劣势潜意识里的认同。
所以,谢丽尔说,《向前一步》。
其实在职场,有时候,竞争同一个岗位,即便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学历背景,并不比男同事差,但缺少了这份自信和挑战的勇气,也会失去很多机会。
在中国,几千年来,女性都是通过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从而获得自己的社会价值,比如举案齐眉,比如岳母刺字。即便今天,如果女性解放,仅仅是能做男人做的事情,那么是不是还是附属在男人身上找价值感呢?
如果我们只是做自己,做想做的事,做能做的事,尽力做的更好,那么我们将是一个更加完整的自己,从而拥有独立完整的人格和自我实现。
我们很清楚我们自己想干什么,在干什么,要干什么,有自己清晰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不受别人或社会的影响,我们也就有了自己给自己的安全感。
这一切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要足够强大。有同样不输于男性的生存能力,有独立强大的内心,当然,这二者之间也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良性循环。
所以,客观的认识自己的忧缺点,扬长补短。
从生理角度来说,女性更感性一些,所以如果想在职场同样强大,就要客观克服这个弱点弱点,理性处理问题,不轻易受情绪化影响。
我们说做一个成功强大的女人,并不是说我们必须就要像个汉子象个男人一样的风格,才能打败男人。比如鲁豫,比如杨澜,知性而女人。
当然,最重要的,是做自己。如果我的风格就是很中性,我就喜欢这样,那也没什么不好。
给自己多一些勇气,向前一步,也许你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从此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