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大㓲刀:阿沽家族烏蒙血淚與宗族傳承的傳奇密碼》

《顧大㓲刀:阿沽家族烏蒙血淚與宗族傳承的傳奇密碼》

  在清康熙雍正年間的烏蒙大地(今云南“雲南”

昭通等地),顧大㓲刀(彝名「阿沽拋耶」 )的故事,如一部悲壯雄渾的史詩,在歲月中流傳。他身為芒部府(後為鎮雄州 )土目,統兵之責在肩,卻因清廷改土歸流後的貪腐亂象,踏上抗爭之路,也開啟了一段獨特的宗族傳承傳奇。

改土歸流本是中央集權的行政舉措,可雍正五年後,雲南廣西總督鄂爾泰所派總兵劉起元,在烏蒙肆意貪財枉法。縱容下屬燒殺搶奪,百姓飽受殘虐,民怨沸騰。雍正八年八月十八,烏蒙土目借劉起元生日之機,率數千人攻破烏蒙鎮追殺貪官,顧大㓲刀在鎮雄州率先響應。他身材魁梧、臂力過人,使一把「金色大刀」,作戰勇猛,四處發動彝民參戰,擊殺貪腐官兵、襲擊清軍糧道,與副將徐成貞、參將韓勛率領的清軍展開激戰。

這場抗爭慘烈異常,顧大㓲刀之父「施額者布」、三子「阿長」率萬餘義軍,在奎香等地與清軍血戰,義軍死傷慘重,「施額者布」兵敗失蹤;六子「虐虐」 也在戰鬥中歷經波折,兵敗後隱居雲南鎮雄縣塘房鎮頂拉村化坪嶺,最終卒於此處,與妻子「王氏」葬於當地(今雷家老屋基羅家背後 ),其子孫後裔遷移貴州赫章古稱黔之夜郎等地安居。義軍兵敗後,烏蒙民眾遭清軍瘋狂絞殺,顧大㓲刀被擒,因彝漢語言不通審訊無果,關押期間,其子為避禍各奔東西、隱姓埋名。

轉機出現在雍正九年七月十三,顧大㓲刀被押往刑場問斬時,天氣驟變,烏雲密佈如黑夜,雷鳴電閃。監斬官因在彝區殺人過多(傳言清軍在鎮雄斬殺約15萬人,血流成河 ),迷信天威怕遭天譴,問顧大㓲刀是否姓「雷」,㓲刀應之 吾「姓雷」,竟得釋放。此後,㓲刀先隱於畢節官道河三年,又移隱雲南播拉溝,以開荒、打獵為生。為謝天恩,他以「雷」 為姓,「阿沽」 雷氏由此問世。

這一選擇,讓宗族傳承有了新脈絡。後人以「芒部阿沽」 為聯結,凡顧、雷、王、陳、羅等姓,只要以「芒部阿沽」 或「阿沽」 為暗記,皆為同宗同源,追根溯源,「芒部阿沽」 一脈本姓顧。這是特殊歷史背景下,家族為存續發展做出的智慧選擇,將抗爭記憶、宗族情感,融入姓氏傳承,讓血脈在不同名號下延續,成為烏蒙地區獨特的宗族文化符號。

顧大㓲刀的故事,是個體抗爭與家族命運交織的縮影。他因反抗貪腐而起,歷經兵敗、囚禁、逃生、隱居,在絕境中以改姓延續家族,其宗族傳承隨歷史浪潮演變,承載著烏蒙地區的歷史創傷與堅韌生命力,也為後人留下探尋地域文化、家族變遷的獨特密碼,在時光裡靜靜訴說那段波瀾壯闊又滿是滄桑的過往,讓我們得以窺見古代邊疆地區民族、家族與政權博弈中的掙扎與傳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漢紀四十七 起閼逢執徐(甲辰、一六四年),盡柔兆敦牂(丙午、一六六年),凡三年。 孝桓皇帝中 孝桓皇帝延熹七年(甲...
    述而斋阅读 188评论 0 2
  • 追根溯源,探究史实,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社会、三皇五帝时期,而夏朝是中国第一个有...
    近水远山GSAG阅读 1,890评论 0 3
  • 漢紀三十一 起昭陽協洽(癸未、二三年),盡閼逢涒灘(甲申、二四年),凡二年。 淮陽王 淮陽王更始元年(癸未、二三年...
    述而斋阅读 167评论 0 1
  • 晋紀四十 起強圉大荒落(丁巳、四一七年),盡屠維協洽(己未、四一九年),凡三年。 安皇帝癸 安皇帝義熙十三年(丁巳...
    述而斋阅读 95评论 0 2
  • 漢紀三十五 起柔兆涒灘(丙申、三六年),盡柔兆敦牂(丙午、四六年),凡十一年。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 世祖光武皇帝建...
    述而斋阅读 22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