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了,早晚透着凉。枝头依旧是绿色为主体,但寥寥的黄叶,分明蕴含着萧瑟。路旁的喇叭花,无论是攀附它物,还是匍匐于地面的,都自性地绽放着;山野里的野菊花,一簇簇,一滩滩地舒展着黄色的花瓣,承接秋阳、秋风、秋霜的洗礼。
中秋之美,在于坦然于时令的节奏,悠然于天地造化的运行。
万物有本性,天地四时有其规则。苍茫宇宙中渺沧海之一粟的人,又何尝不是各有千秋。
人生一世,特立独行是一种生存方式,群居不累也是一种选择。
我喜欢独处的安静,也喜欢相处的悠然。
独处时,一本耐读的书就是好伴侣,一集入眼的电视剧或是一部打动我的电影就成就了好时光,一首走心的歌曲就是天籁,一片云、一簇山菊、几朵淡蓝或是淡紫的喇叭花就是好风景,……
相处时,我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
中华是礼仪之邦,齐鲁大地更是孔孟之乡,相处,濡染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也不乏繁文缛节。礼尚往来,成就了一份份温暖,也缀生了一道道沉重。
家有喜事,亲朋道贺,锦上添花,喜气洋洋,其乐融融,可以温馨着整个时空。如此氛围,我喜欢参与,也乐得营造。亲朋家有婚嫁、庆生、贺寿、升学等喜事,每有告知,我便会屁颠屁颠地道贺;同时,我家的欢乐,也会与亲朋同乐。父亲庆寿时,他的一奶同胞全数光临,加上其他亲属三十六人同聚一圆桌。父亲感受着亲情的温暖,脸上写满喜悦;亲人们在温馨的气氛中品尝着大家庭的和谐美好;我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圆桌中更加清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出生在祖父祖母家的小院,成长在小院,那里的欢歌笑语是我童年的美丽。曾经的小院,十几口之家和乐融融。吃的是粗粮素菜,穿的是廉价的衣服,干的是粗活,传递的是爱与感恩情怀。小时候,爷爷奶奶讲的故事、唱的歌似乎还在耳畔回响,姑姑、叔叔们教我小九九、让我背书、识字、算数的情景似乎并未走远,他们对我说的“你长大了给你爷奶挑水吃,……”等话语依旧萦绕在脑海,……时光如梭,流走了岁月,催老了他们,爱他们一如爱我的生命。他们每个人都是我的祝福,他们安好,我的天空便晴朗!愿时光的脚步慢些,愿他们安康吉祥,愿他们安享天伦之乐!
在我人生的秋季,尽我所能让上一辈的亲人在黄昏时节收获无限的夕阳美,不负血缘,不负他们亲昵地唤我那一声乳名。
亲人相处,无关繁文缛节,明就里知亲情就好;朋友相处,不要求,不挑剔,不攀附,不偏执,不哗众取宠,真性情就好。
不惑过半,近知天命,擦肩而过的缘分多已记不得名姓、样貌;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无须思量的音容、姓名,偶有三两不仅记得生日,还惦念着他们老父老母的安康。
大浪淘沙,凡夫俗子门前无有车马喧。每有友人联系,便觉时光温存,岁月无伤;每有见面机会,便欣喜相见,不矫情,不做作。曾经的小城,有没有秘密的友伴,无话不谈,彼此信任就如左手信赖右手。说走就走的年龄,不仅仅是任性,更因为有明确的去向,思念与心事知道说与谁人听。如今,一叶落知天下秋,秋风秋雨也无愁,但过尽千帆更惜真情份。
真实源自心田,与锦衣玉食无关,与格局有范无关,与高情商八面玲珑无关。
真性情,真情份,不累,无须记起,不曾忘记,悠然相处,无计较,无是非,不是一时一地,而是走进心田,便是一世的祝福。
悠然相处,无论春夏秋冬,心田同样花团锦簇,芳香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