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乃人生之大事。于爱读书之人,三日不读书,便觉自己面目可憎。所谓读书而不假思索者,非吾所谓读书之人。于是,终日而思,不如终日之所读所思也。
遨游于书海之人,常能品人生之大智慧,故事之跌宕起伏,哲学之深邃奥妙。
困惑之人,于书中寻寻觅觅,一番艰苦,却必能解心中之惑;忧虑之人,于书中蓦然回首,顷刻间,自豁达开朗;沉闷之人,于书中寻寻返返,俯仰之间,必能寻得生活之乐趣所在;失落之人,于书中徘徊之时,虽仍有落寂之感,而内心当燃起熊熊希望;宁静之人,于书中行走之中,跋山涉水,终能找到心中之一片乐土。
读书,若温暖之港湾,可随处依靠;若家常之便饭,有熟悉之香味;若异域之风光,有美不胜收之景。古今中外,多少传奇人物曾在书中寻得诗意的情怀,诗意的人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晚年之王维,早已对官场名利视而不见,却为了山中之一朵野花而激动不已。愿手捧一卷禅书,于书间持一颗明净而空悟之心,抬头仰见白云,伸手触摸清风,静坐听闻流水。
孔子之弟子三千,平日以书为精神粮食,鲁君弃之而周游列国之时,即使困顿而饱受饥饿之苦,亦淡然处之。于其而言,一卷诗书,便足以饱腹。常曰:“读书之人自有一番济世与宽厚之情怀。”方寸之间,则使人领悟所谓君子固穷,君子死义,君子传道及君子不愠之大义。
大雁离开温暖的巢穴,却无丝毫感伤;落叶离开筑梦的枝头,却依旧淡定从容;莲花萎落在淤泥之中,却依旧洁净如初。
杨绛,虽为年逾百岁之人,却依旧有高雅之情怀,豁达之胸襟,纵使历遭尘劫,仍以一颗平静之心待以生活。究其原因,乃读书,读书给予她智慧,给予她一颗平静之心,于淤泥之中而洁净如初。
时至今日,读书仍有其重大意义,使人之精神随时代发展而升华。品读古典之书,可感受唐诗宋词之雅丽;诵读史学之书,可通晓古今之变;精读哲学之书,可探寻万物之奥妙。
读书,理应优先,理应常态化。
在犹太人之习俗里,“安息日”这天必停止所有商业与娱乐活动,所有之商店,饭店及娱乐场所必须关门停业,所有犹太人只能待在自家里静息祈祷。而有件事是特许的,所有书店可开门营业。而这天,光顾书店之人也最多,大多数人都愿意安静在书店里寻找心仪之书,或寻一角落静悄悄地阅读。
于犹太人眼中,读书乃生活常态,乃一种得到优先保证的权利。
墨能香我何须花,书亦雅我何须妆?若问何以谈笑间风度翩翩,何以历经红尘后依旧淡定从容,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