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和强者在一起应该越来越强,越来越有能力才对。
但我们发现强者身边总有几个误事儿的猪队友,这是什么情况呢?
一个愤怒的强者,搭配一个弱小的无能者,是在生活中常见的组合。
前一段时间去人才市场做公益心理咨询。
我看着墙上“人才市场”这四个大字。
心里感慨,原来人真的都是出来卖的...
我们经常看到“菜市场”,“水果批发市场”,“海鲜市场”。
人才聚集,供企业挑选的就是“人才市场”。
我和很多管理者聊天时得到的反馈:“现在企业不是招不到人,而是招不到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
我们买菜的时候,挑的是新鲜无公害。
企业选人的时候,挑的是又快又强。
人才质量好坏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效率”为标准来衡量的。
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能解决。
别人用十天解决的问题,你一天就搞定了。
那你就可以在企业主面前大胆的说:“我虽然贵,但我质量挺好的!”
我们上面定义了,强者就是那些能快速解决难题的人。
能力又不是天生的,那它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从强者的心态和行为两个角度去解读。
一.心态
心态决定了我们看到问题的维度,和解决问题的主动程度。
人面对难题有三种心态 ,分别是“受害者,责任者,神的使者”
受害者:“都是别人和世界害得我现在这样”。
这样的心态下,他期待世界发生变化迎合自己的愿望。
他的焦点不在改变自己,也不在解决问题。而在埋怨现状。
就像一个人埋怨天为什么下雨,而他背后不远处其实就有可以避雨的地方。
人的成长一定是基于他调整自己,受害心态下的人焦点根本不在可控的部分。
更谈不上提升了,他每天其实都在情绪消耗而已。
责任者:“我的现状是我过去行为的积累”。
责任者会主动解决情景中的难题。焦点在改变自己上。所以成长的速度会非常快。
责任者能区分“我的思维,我的方法”和“我本身”。
当别人指出他的问题时,他会思考提升方法。而不会认为:“你在否认我这个人”。
神的使者:“我不仅为我自己负责,我还为我看到的问题负责”。
最后这种心态是少数人所处的状态,他们能站在更大的维度去看待问题。
一个健康的细胞周围都是癌细胞,那么这个健康的细胞终将受到侵蚀。
所以我们看到这种人不仅关心自己,他也关心整体,关心这个世界。
这种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使命感”的人。
二.行为
人做一件事儿很顺手,一定是因为他经常这么做。
人能把车开好,大概率是他经常开车。
驾龄八年,一年开一次车的人,我们只能称其是“伪老司机”。
所以自称“从业某个行业十年”,却没有专业能力的人是大量存在的。
每天密集解决问题,加上时间这个维度,才能造就强者。
当别人还为问题苦恼,进行心理建设时,他处理问题已经轻车熟路了。
就像滚雪球一样。每件事情做成了,强者就积累更大的自信,
愿意承担更大的责任。赢得更大成就,形成正向循环。
相反那些遇到问题就受害逃避的人,首先他对世界感到失望,接着是对自己的失望和不自信 。
在这种心态下更不敢承担责任,形成负向循环。
于是就有了那句话:“人与人的区别,大于人与猪的区别”
他们发展的方向是两个极端。
我们刚才从心态和行为两个角度去分析了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强者身边总有几个弱者存在呢?
1.能者多劳
我们在面对问题时,总以“又快又好”为重,而不是以“培养人才”为优先。
还原真实家庭场景。
一家人早起,必须在1.5小时之内出门。
吃完饭,一小时就已经过去了。
妈妈洗碗只需要5分钟,爸爸洗碗需要15分钟,孩子洗碗得30分钟,还有可能打碎几个。
如果是你家,你会安排谁洗碗?
家里电脑坏了,但是你需要在11点之前把工作报告提交上去。
妈妈需要2小时,爸爸只需要10分钟,孩子可能会拆电脑。
如果是你,你会安排谁修电脑?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强大,且在限定的时间维度里。
大家一定会选那个处理问题“又快又好”的人来解决。
这就造成这个人在这个领域的能力越来越强大,而别人连实习的机会都没有。
我们能称一个人为“强者”,那他绝对不是在一个领域强大。
更有可能的是,他可以把生活各个维度的各样难题都处理得很好。
危机时刻一出手,获得的就是荣耀和掌声。
危机时刻一千次出手时,他就在反思:“为什么我活的这么累呢?”
当他想放手时才发现,这件事儿换任何人做,都没有自己处理的完美无缺。
弱者在一千次欣赏到强者的“绝世武功”后惊叹之余
就默认天塌下来有强者顶着,认为“那就是他应该做的。我可做不了”。
人往往只会同情弱者,认为强者不需要支持。
所以我们就看到一开始描述的那个场景:“一个愤怒的强者搭配一个漫不经心的弱者”。
弱者也很无辜,因为他从来没有被允许过承担责任。
在强者的庇护下,他连解决问题的资格都没有。
都说虎父无犬子,也的确有“好师傅带出好徒弟”的情况,并非所有情景下都是这种搭配。
我们也见过强强联手的情况。
假如你是一个强者,你该如何破局呢?
以效率为优先,一定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而且发展到最后,一定会被弱者拖后腿。
在这个大部分工作都需要合作的社会,只有一个优秀的人能做到,效率何在呢?
除非你玩儿个人英雄主义。
但当以人才培养为优先时,强者和弱者都会变强。
因为前者学会了合作和领导力,后者学会了承担责任
承担了责任,人就发展了能力
强者腾出手才有时间去思考更重要的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效率。
1.有效授权,培养人才
强者到一定程度,面对的问题不是自己的能力提升了,而是如何让周围的人有能力配合自己。
要让身边的人认识到,他们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他们面对问题的机会和场景。
尽可能多给对方提问,多引发对方思考,而不给答案。
因为你的答案是你经过思考产生出来的。你可以把答案给他,但是思维过程没有给出去。
你考试的时候每次都允许同学抄你。
真正高考时,他抄不到了。
你会发现你并没有真正的帮到过他,还有可能是害了他。
小鸡凭着自己的能力破壳叫成长,小鸡被从外面破壳那他大概率就是个毛蛋。
2.把控整体方向,提升容错率,鼓励有效行为。
想象中一条船从a点到b点,直线是最近的距离。
但实际在航海的过程中是没办法走直线的,总会偏离目标左右。
如果每次发现船偏离航线都停下来调整反而让进度变慢。
强者感觉弱者的驾驶技术不行,也要压制自己抢方向盘的冲动。
最快的方法就只要他走就行了,这一分钟偏左一点,下一分钟又偏右了。
但没有关系,整体上还是离目标越来越近的。
容许一个人在进步的过程中出错,其实就是容许他在一定程度偏离航线,只要整体方向上前进就可以了。
其实真实情景中,不仅有偏离左右的情况,人还可能倒着划。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逆向行动呢?
一般是闹情绪的情况。
我们默认为人解决问题是线性的,实际上情绪的维度是不可能忽略的。
从效率的角度来说这是人的弱点,但还原到人本身,正因为每个人有独特的喜好和性格才有五彩斑斓的世界。
老水手在航行时看到对面有条大鱼游过来,你经常看到这种鱼,于是你还是大胆的往前走。
但对于一个新水手,那是一种未知的危险。恐惧是人逆着目标操作的其中一个原因。
机器是不需要处理情绪的,但人需要在这部分周旋花费时间。
处理情绪违背了高效的原则,所以大部人都希望在工作中可以不考虑这个维度。
所以我们看到企业中有很多人活的像个工具,他们忽略自己的感受,压抑自己的感受。
最后压抑的情绪只能以身心疾病展现出来。
我们工作和成长,是为了让自己更幸福的生活,而活着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完成任务。
我理解人本主义,是以人为“优先”。
这里的“优先”就是人的主观感受,它要优先于目的。
我们经常说要“尊重别人”,其实说的就是尊重其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判断。
这部分以后会专门开一篇文章来讲,这里就不多说了。
很多人无法区分“欣赏”和“恭维”
欣赏是基于对一个人初心,品质和某个行为的肯定。
比如看到一个孩子洗碗,但是碗打碎了。
这个时候我们怎么欣赏一个把事情搞砸的人呢?
我们要肯定的是他洗碗的初心是为了帮助妈妈,展现他自己也是有价值的。
然后一起总结是哪个环节导致碗掉落,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这种事情发生。
很多不会欣赏的人,看到碗碎了这个结果,会直接责怪对方。
责怪是在说:“你怎么这么笨”
分析方法是在说:“我们一起想办法”
责怪是在说:“你把问题搞砸了”
分析方法是在说:“你的成长是最重要的”
责怪是在说:“我比你强”
分析方法是在说:“我愿意和你一起成长”
孩子在责怪的氛围中,内心会产生负罪感,和无能感,
大概率他下次不会再把洗碗的这件事承担下来了。
欣赏的目的绝对不是挑好听的说,或者不去看需要改进的地方。
欣赏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强化行为”。
人被欣赏之后,收到的信息是:“我这么做是被喜欢的”。
就像训练狗狗,当它某个行为出现,你给他食物的奖励,就会强化它的这个行为。
没有这个欣赏的步骤,你只是在对方出错的时候给予“关注”和纠正。
那么对方收到的是:“我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这样不仅不会培养出对方负责任的心态,反而会让对方逃避负责任的场景。
恭维是说“好话”
这个好是没有标准的,模糊的,无法变成行动的,而且是有害的。
比如:“你真帅,你真美,你真棒,你真优秀,你真聪明”
以“你真聪明”(恭维)和“我欣赏你的努力”(欣赏)为例。
你经常夸一个人聪明,是在强调:“你可以毫不费力的做成一件事儿”
光明正大的努力,就会损害自己“很聪明”的形象。
所以被夸聪明的人不是展示出一种玩世不恭的状态,就是在背后偷偷的努力。
他们无法真正努力时,反而会被那些不够聪明但每天努力进步的人超越。
3.以慢为快
对于强者来说。培养人是慢的,自己上手是快的。
能力者是需要抵抗自己上手的诱惑,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有非常大的耐心去陪伴对方成长。
假如你就是那个弱者,你如何自我修炼呢?
1.只要一件事情被定义为“能力”,就一定可以后天习得的。
2.恐惧源自于过高的目标或没有细化目标
一开始不要给自己定太高的目标,因为你不能要求一个从来不跑步的人去跑马拉松 。
一个没有训练抗击打能力的人直接上拳击场是会被打死的。
承认自己眼下的能力,并且肯定自己的小成就,经常自我鼓励,每天写出自己三个真实的进步。
3.依靠强者是一种诱惑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身边有一个强者。你要学会独立。
依靠强者是一种诱惑。你可以毫不费力的借着对方达成目标。
但那样你就没有自我成长的机会了。
4.学会自我保护
要保护好自己的热情,人喜欢做一件事儿一定是因为他擅长。
因为擅长会被欣赏。
一开始你什么都不擅长时,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你什么都不敢做
当别人否认你的时候,你会更加退缩。
你不可能要求一个强者去培养你,大概率他会因为你笨拙的操作而藐视你。
他长得帅,但他不一定爱你。
强的,但未必是对的。
强的,也未必会有同理心。
强的未必会保护你,也有可能会伤害你。
当一个强者否认你时,不要责怪自己,你和他的起点本身就不同。
一个瑜伽小白,和练习瑜伽十年的人身体的软度是不同的
不要去和别人比,要和自己的昨天比。
5.对自己有耐心,出错本身就是进步的一部分。
以年的维度去自我提升,不要因为一件事儿暂时失败就自我否认。
一件事儿出错时,你得到负面的反馈,就有了改进的机会。
最可怕的是你做错了,却得到正面的反馈,这样连改进的机会都没有。
不要害怕出错,它的同义词就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