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人太好,往往没有好结果。
人生的路难走,我们总在探索中前进。
每个人每件事,有时在自己的不经意的行为中,便会对别人造成包庇和纵容。
生活中,我们总是对一个人太好,为了一个人累死累活地付出自己的全部。
对一个人太好,说的好是无私奉献。
对一个人太好,说的烂是没有主见。
人生,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只有自己感受。
人生,不是你帮了别人,别人就懂得你的好。
不是你做了什么好事,别人就会反馈给你。
对一个人太好,别人反而会得寸进尺。觉得你对他的好是理所当然的。
父母对孩子的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老婆对老公太好,生活的小事一个人全部包揽。
对朋友太好,每次出去吃饭都自己请客。
有句古诗,讲的头头是道,句句精辟。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不只是爱情,生活的小事也是如何现实,你对一个人的好,别人一点都不理解你。
很多时候,你的好意,并不能换来同情。
妈妈,你天天都去接我放学的,怎么今天不去接,是不是不爱我了?
老婆,我昨天换的衣服,你到今天都没帮我洗,以前那么勤快,你怎么变了。
小明,以前你那么大方,怎么今天吃饭不帮我们买单了?
当我们对一个人太好,便会出现各种问题。
别人只会利用你,当你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就会嫌弃你、指责你。
做个“好人”好难,为何还要那么坚持呢。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总以为自己对别人付出多少的汗水,别人就会懂得回报你。
那是因为你太单纯,太天真,把这个世界想的太美好。
理想的情况是这样的: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现实的情况却是: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提甜。”
很多事情,没有经历,就不得懂得回头,不懂得适可而止。
宋代诗人辛弃疾有首诗说的就很有道理: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于是便有了各种感慨,世道如此弄人。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生活的样子,不是你对一个人有多好,别人就会记住你的好。
因为,转身过去,拐一个弯,别人就遗忘了。
不要对一个人太好,那样会害了自己。
保持距离,不要对孩子太好。
在传统的家庭里,很多家长都视孩如宝。
父母的孩子给爷爷奶奶照料,他们准会把孩子养得肥肥胖胖。
他们那个年代吃不好穿不好,到了这个年代,也希望孙子可以吃好穿好。
“能吃是福”。
结果孩子才几岁,就吃成了成年人的体重,然后各种健康问题日渐暴露。
父母何尝不是一样?总是宠着孩子,不懂得从小培养孩子。
爸爸,我要买那个高达模型,好的,给你买,只要儿子开心,什么要求都可以满足。
妈妈,我要吃肯德基,没问题,只要你开心,天天吃都没事。
父母处处迁就,为了让孩子过得好,放下教育孩子的重担,让孩子懂得了依赖,不懂得独立思考。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
每当孩子的请求没得到满足的时候,孩子就大发脾气。
为什么今天不带我去游乐场玩?是不是不爱我了!
为什么不给我买冰淇淋吃,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爸妈,你们吵架,不做饭,我吃什么,吃外卖吗?
什么事情都为孩子铺垫好,孩子往往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学习经验。
孩子长大后也会废掉,盲目地对孩子好,只是放纵他们的行为。
现在让孩子好好过,以后孩子就要吃更多生活的苦。
不能在吃苦学习的岁月里,让孩子学会安逸。
家长应该看得开,放得下。与孩子保持距离,不要太亲密,也不要太冷漠。
不要凡事都去帮助孩子,要有分寸,帮孩子的同时,也要教孩子去尝试做。
让孩子逐渐摆脱对家长的依赖,让孩子独立思考,遇到不懂的事情,都会先自己思考,不懂在问家长。
不要对孩子太好,只会害了孩子。
婚姻里不要对Ta太好,只会害了自己。
好的爱情是两个有趣的灵魂在旗鼓相当的实力下,互相竞争与合作。
婚姻本来就是一场交易,利用双方的自身资源相互交换,相互促进。
小说《简爱》写过:
“爱是一场博弈,必须白痴永远与对方不分伯仲,势均力敌,才能长此以往地相依相息。”
过强的对手让人身心疲倦,太弱的对手让人厌恶。
婚姻里也不要对另一半太好,婚姻里都是生活,婚姻里的琐碎小事。不要总为了另一半去考虑,而忘记自己的原则。
白居易在《长恨歌》说过: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即使是天长地久也会有尽头,请不要为了维持婚姻的长久。
傻乎乎地为另一半付出太多,这样会让对方对你失去兴趣。
又如纳兰性德那句名言: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人心难测,很多人步入婚姻的殿堂,认为往后的生活,只要我一如既往地对Ta死心塌地,Ta也会对我相依相守。
殊不知,别人逐渐把你当成一个无聊的人,什么事都你做完了,我任何事都不用做。
感觉我被过分关爱了,我又不是残疾人,为何你要这么勤劳?
又或者,你为了取悦另一半,每天都为Ta忙里忙外的,Ta就把你当成了保姆,把你当成了有求必应的人,这是一种病态的婚姻状态。
等到某一天,Ta的要求无法满足,便会歇斯底里。
你怎么这点事都做不好?你怎么当我老婆的。
多少破碎的婚姻,都会在这么一句:
“老公,你好好工作,其他事都交给我!”
想要拥有好的婚姻,请保持距离,不要对Ta太好,也不要太无情。
保持距离,不要对朋友太好。
孟子曾说过: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在相知,贵在知心。”
交朋友也是一样,人在交往过程中,相互认识,贵在相互了解。
但是也不要对朋友太好,不然会吃很多亏。
有些人喜欢送别人人情,为了增加友谊,喜欢对别人投入太多。
不分青红皂白地对朋友好,甚至倾家荡产。
当你过分地为朋友好,朋友也会设套来笑话你。朋友也会变得贪得无厌。
对朋友的态度,不要给予太多,要适可而止。
你为朋友付出的东西,朋友不会牢记,还会左耳进右耳出。
现实中,发生太多这样的反面教材了。
每次跟朋友出去吃饭,你都急着帮他们买单,那天忘记带钱,让他们付款,他们直接把你拉黑了。
每次跟朋友聊天,总是喜欢夸赞别人,喜欢拍马屁。不把别人缺点说出来,结果他做了错事,就怪你这人不说实话。尽说“好话”。
对朋友太好,反而害了自己。
只会取悦别人,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没有人会去同情你。
先考虑做好自己的本分,在考虑对别人好吧。
当你足够强大,别人也不会嫌弃你,还会把你当上帝宠着。
当你不够强大,才会想到去满足别人,糟蹋自己,成全别人,废掉自己。
自己对别人的牺牲,不一定能换来别人的将心比心。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老子有句名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了解,认识别人,这是一种智慧。
能了解、认识自己,这是一种聪明。
为人处世,走的路多了,经历过坦途,也走过坎坷路。
太阳无处不在,又不是无处都在。
处处都是人心,人心叵测。
谨记,不要对一个人太好,也是最自己最基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