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妈妈说等宁边的木耳花开了,还像两年前一样,带上外公,约上亲人们一起去烧烤。
我想着等外公精神好些,我要带上笔记本,再去听听外公讲那些过去事情,把外公饱经风霜的一生都记下来。
我还想着等明年春天樱花盛开的时候,我要和亲人们一块去郊游,给外公拍很多很多的照片。
我们都希望外公活到一百岁甚至更久。
可向晚的风,来得太紧。时光,还是等不及。
2
就像熟透的果子终是要落的,人也终是要走的。
外公走了,在这个山谷绿透的五月,在这个雨水绵长的五月。
送别的人像雨水那么多,亲人、乡邻、阿訇……外公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来了。
尽管外公九十七岁了,可我们的内心,还是那么舍不得。
3
外公的一生,是坎坷曲折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
外公出生于一九二零年五月,经历了兵荒马乱的童年,少年时期(14岁)随他的哥哥到外地参加土地测量,生病后在一个破庙里睡了四十天,后来读书、念经、做生意,成长为一个勇武少年。成年后奔波劳苦,挑鸡上省,往返数月。后来教书,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挨批受斗。外公年轻时吃了不少苦,遭过不少罪,等到日子好过点,外公已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我见过外公年轻时的一张照片,留着平头,剑眉星目,眼神炯炯,鼻梁高挺,英俊健朗。
在外公的儿女们眼中,年轻时的外公是一个严父,也是一个做事雷厉风行的父亲。外公走路,他们要小跑才能跟上,外公做活,一个抵得上几个。
外公年轻时为生活奔波,为儿女们操劳,儿女们成家后,谁家有需要,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哪个女儿家建房子需要木材,外公就肩扛着送去,哪个女儿家米缸里没米了,外公会从自家米缸里分点送去。就连儿女们的孩子,起经名这样的小事,也是外公包揽。儿女们的孩子只要有考上大学的,外公从没忘记每个学期送点钱去。这些事情从儿女们的孩子一直延续到儿女们的孙辈,外公也在继续。
能干又慈爱的外公,一生受人敬重爱戴。不仅他的儿女们对他十分孝顺,他的孙儿们也在心里想着他。出远门回来,这个给他带来一盒尚好的茶叶,那个给他带去一根台湾阿里山的拐杖,这个买来了新鲜的水果,那个送去了精美的蛋糕。
我们都喜欢围在外公身边,听他讲那些过去的事情,那时候的外公,声音洪亮如钟,眼神明亮如灯,仿佛变年轻了许多。外公的记性十分好,回忆起过去的事情,他连细节都讲得十分生动感人。那些艰辛的岁月,曾在外公的回忆里活着,如今也随外公一起消逝在光阴里,再也寻不着。
外公的一生像一本厚厚的书,书里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我读到的,也不过是其中的一些零落片段。
4
外公一生坚守信仰,从没懈怠过。无论是外出还是生病时候,外公都坚守拜功。就算是在生命的最后一段岁月,外公已经很虚弱,行动变得十分困难,他也在能坚持的时候,坐着礼完每天的五番拜。
外公家里,挂着一块“扶学者永辉”的匾额,是他用退休工资帮扶的学生送的。外公一生,不知帮扶过多少在清真寺学习的贫困学生完成了他们的学业。
小时候去外公家,外公总会把小孩们集中起来,教大家念“清真言”和“作证言”,把信仰的种子播种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只是这些种子,有些已经发芽,有些还未发芽,不过总是会发芽的。
外公常常在家里诵读古兰,声音洪亮流畅,婉转悠扬。外公头缠白色包头,戴着黑边眼镜,胡须如霜,认真诵读古兰的模样,还在眼前回放。可是,永远只能回放了。
5
自小舅舅家多年前搬到城里后,外公外婆也一起搬来,有小舅舅一家的照料,外公外婆的晚年过得很幸福。外公和外婆相依相伴,度过了长长的一生。三年前外婆先外公而去,女儿们怕外公孤独,常常去陪他。小舅舅就更不用说了,每天出门回来,无论多晚都要下楼去看看外公,陪他说说话。特别是外公生病以来,小舅舅停下了他的生意,无微不至地照顾外公的饮食起居,晚上睡在外公身边,外公一声咳嗽一个呻吟都在他的心上。外公虚弱得走不动的时候,上下楼都是小舅舅抱上抱下。
外公生病住院期间,在昆明的大舅舅也来了,两个舅舅鞍前马后,悉心照料着外公。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两个舅舅对外公的孝顺让小辈们看了自愧不如。
护送外公的最后一程,两个舅舅一左一右。看到他们头戴白帽,一脸沉郁,一左一右,肩负重任,走在被五月的小雨打湿的水泥路上,我的眼泪忍不住掉来。三个性格一样的男人,三个高大硬朗的汉子,如今只剩下两个了。剩下的两个,遗传了外公的英俊帅气,虽然已是含饴弄孙的人,却仍显得年轻潇洒,他们的骨子里,流淌着同一个人的血,他们的脸上,有着相似的沉郁表情。
他们护送外公去的,是外公的归宿地,那儿,有外公的父母,外公的妻,外公的哥嫂。而今,外公和他们团聚了。
6
有人说家有老人,是一宝。外公就像是一种岁月,外公在,过去那些我们熟悉不熟悉的岁月,都在。
如今外公走了,以前的岁月就像被剥蚀,变得空空荡荡。
外公的儿女们,只要外公在,无论他们到了怎样的年纪,也都还是个有父亲的孩子。如今外公走了,他们全变成了孤儿。叫人如何不伤感呢?痛定思痛,他们会在此后的无数个白天黑夜,刻骨铭心地想念那再也看不见、喊不应的老父亲,直到光阴越走越远,还是要无数次的想念。
7
外公走了,外公的儿女们,你们都已成为老人或渐渐成为老人,只要你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就是你们儿女的幸福了。所以你们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体,过好人生的每一天。
作为儿女,你们对外公的孝顺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做的,是更加在乎你们,多花时间去陪伴你们,不让晚年的你们感到孤独与被冷落。
每个人都会老,每个人都要经历人生的生离死别。就算是亲人,下辈子也不一定见面,人生短短几个秋,必须珍惜所拥有。
8
古兰上说:“信道而且行善者,是乐园的居民,他们将永居其中。”
一生信道且行善的外公,已永远入驻天国的乐园。
想起龙应台《目送》里的句子: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外公和亲人们今生今世的缘分已经终了,我们不必追,也无法追。从此,外公换一种方式活在我们心中,他曾经的光亮会一直照耀我们,影响我们,砥砺我们前行。
时光匆匆忙忙,如白驹过隙,等不及的东西太多太多。我们不要等,要且行且珍惜。
9
外公归真后的第三天,妈妈打电话给我,问我写外公的文章怎么还不发在亲友团,大家都等着看。
小姨发微信来,说我应该写点纪念外公的文字。
我没有告诉她们,最深的悲痛其实是写不出来的,最深的爱也是难以用文字表达的。
我只是想着《追风筝的人》里哈桑对阿米尔少爷说的那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写下以上片段,纪念我的外公,送给我的妈妈及所有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