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胡适推荐给青年人的10本书里,有一本书名就叫《论妥协》。胡适喜欢这本书,并大量抄录了这本书里的内容。当时中文里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译,胡适译成“姑息”。严复的翻译是“得半”,民国初年章士钊跟杜亚泉争论的那个“调和”也是此书书名里的Compromise,后来从日文引进了“妥协”一词。英国19世纪自由主义政治家和思想家约翰• 莫雷所著此书(民国时被叫做《调和论》),其中的“妥协”思想,与密尔、斯宾塞等人的类似思想一起,对当时的章士钊、胡适等人连同“五四”时期的思想潮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时,不少人在谈论革命的同时,也汲取了欧洲传统里崇尚调和、宽容、妥协的精神。胡适说过:“友人以英人莫烈之《调和论》相假,读之不忍释手,至晨时二时半始毕,手抄数节。”这是一部关于“妥协”的专题著作,属于经典政治学名著,论及范围很广,涉及政治观念、宗教思想、家庭伦理等领域。书中并非一味拥护妥协观念。作者花不少笔墨论及妥协之原则,即何种情况下该妥协,何种情况不该妥协,依据为何。此书传达的思想和政治智慧,不论是在当时还是今天,不论对政府还是民众,不论对青年还是老者都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