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我,微信搜索“liuliumami2015”公众号(六六妈咪对你说)。
那个“寒门难出贵子”的热议话题已经降温了,但我依然放在心上,一直想有机会写写自己的感受,因为我出自寒门。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即使看起来他们并不具备大多数农村夫妇的特质,那也改变不了我是农村孩子这个事实。我的父母都有手艺,在八十年代的农村来说是富裕的家庭,母亲说我小时候经常在门口吃东西,其他小孩就站在一边眼馋。在那个物质匮乏八十年代,我还可以一次买十根火腿肠,一次吃两个黄桃罐头,家里可以买四千块钱的纯进口松下电视。在当时的农村社会,确实算小康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渐渐富了起来,我的家庭已经不是小康标准了,也正因如此我今天可以肯定地定义自己出身寒门。
上中学的时候我没有贫富概念,现在回忆起来,我班里应该没有所谓的“豪门”。像我这样的寒门子弟如何才能改变命运?除了运气使然遇见贵人,读书算是捷径。虽然我的父母并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所幸他们思想开通,通情达理,略有远见,在读书这件事情上意见高度统一。当我的几个同学都初中毕业打工的时候,我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父母经常教育我说: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将来能做自己的主;咱没有什么背景,凡事得靠你自己;学着适应外面的人和环境,不能期望别人适应你。这些话一直伴随我至今。我的高中是收费的,高一入学学费先不说,得先交六千元“建校费”,在当时绝对不是小数目,我还记得父亲送我报到那一天数钱的样子。
在学习上,我是个要强的人,所以一直很用功,谈不上头悬梁锥刺股,至少也曾躲在被窝里亮着手电筒复习电磁感应,受力分析这样的问题。那时的我意识到寒门带给我的不利,我没有多少学习资料,也没学什么特长,更没有看看校园之外的世界,我的视野仅仅在书本和试卷之间。可学习好不代表能考好,模拟考试考到七百多分的我高考居然不到六百分,没有勇气复习一年还去什么浙大,索性去省内师范院校离家近还好找工作。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说我的那个“贫农式教育”和“贵族式教育”理论。我就是前者的典型代表,没钱没背景没资本的农家子弟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首要考虑是否好就业或者说是否毕业就能赚钱。
毕业的时候,有人和我的父母说,现在找个正式工作得花二十万,现在这个社会都是看关系。我家什么关系也没有,也不会拿出二十万给我买什么铁饭碗。父母对我讲:工作慢慢找,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靠金钱和关系,正义的人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遂了父母心愿,我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当了老师,来到了地级市,而且是地级市的市区。这对很多本来就是市区的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可对我这个农村姑娘来说岂不是一个华丽的转折?父母对我的现状非常满意,当了老师讲了优质课,自己的闺女写了文章有那么多人看,还在电视新闻里讲过话,和外国人能正常交流,曾经那个去超市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愿望,现在也实现了。这是这对普通的农村夫妇做梦才想过的事情。在他们眼里,自己的孩子已经脱离寒门成为了“贵子”。
写到这里,我的意思才表达出来——“贵子”的概念是相对的,我不是非要成为杨澜马云那样的人物才算贵子,很多人眼中的平凡在我父母眼中就是高贵。
我说这些并不是想炫耀自己有多少成绩,况且在大多数人眼中这根本算不上什么。我只不过想堂堂正正地说,为了值得期待的明天,我曾倾尽全力。
因为我没有翅膀,所以我努力奔跑。
扫一扫也可以关注订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