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一节、国内游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听阿拉“老克勒”主任讲:伊额女儿考好试到青岛去白相了。还有个主任讲:伊拉额小囡考进上海大学,奖励伊到北京去游玩了。
有个老医生二个礼拜木有看到,听说到香港去探亲了。那时国人还不晓得“旅游”二字,只晓得白相、游玩和探亲。
当时木有公费白相,有公费疗养,就相当于现在额公费旅游。一般都是科级以上领导(厂长、院长),或者劳动模范,像阿拉迪种老百姓是轮不到额。
上海较早推出迪种模式的是总工会,在周边地区兴建疗养院,在江浙两地都有。听讲,黄山、庐山、都有上海总工会的疗养院。
当时听到邻居或者亲朋好友到外地出差也老希奇额,好坐火车了,回来还好带一点土特产。当时买张飞机票是要单位开证明额,乘一趟飞机不得了了,是时髦的范儿了。
我国旅游业好像是改革开放后八十年代初兴起的。我印象较深额是上海市黄浦区西藏中路近延安路上红光医院的门口,搞了一个“三产”上海新世界旅行社。门面坐西朝东开在红光医院大门旁,专门招揽到附近小城镇的旅游生意。
随后才听讲,青旅、国旅、春秋旅行社,至于后来携程网上旅行社等,则是行业里的小弟弟,但是伊神通日益广大,越做越大,做到了互联网+。
随着改革开放,工人下岗了,国企大量上市有“米”了。
先是出国考察,后来就明讲是公费旅游了。有一段俚语:科级以上跑欧美;科员以上跑新(新加坡)、马(马来西亚)、泰(泰国);科员一级国内游;下岗工人“嘉里顿”(呆家里)。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门洞开,外国来华旅游者日渐增多。国务院开会,提出抓“无烟工业”,即旅游业。靠扩大旅游来创汇,为刚刚起步的改革开放服务。于是,全国各地有条件的都纷纷建立主管旅游的机构,上海市旅游局就是那个时候挂牌的。
由原市政府某办严主任出任首任局长,办公地址在中山东一路17号(即现在友邦保险公司的大楼)。当时,上海市总工会也在这栋大厦办公。
开始,马上碰到一个大问题,当时上海宾馆客房紧缺,外国游客来沪没有宾馆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量的需求。于是,做了一个大手笔(根据当时情况来看),独资兴建上海宾馆,很快在乌鲁木齐路华山路口,一幢现代化的涉外宾馆建成并开业。同时引进外国人管理的华亭宾馆1986年也正式开业,她是上海旅游业崛起的象征。
另一个大动作,就是成立上海旅游专科学校,并在吴中路建立了一家实验宾馆——天马宾馆,这所学校可以说是上海旅游业人才的摇篮。之后该学校的毕业生纷纷走上上海旅游业管理的第一线。
由此,上海旅游业的整体行业水准得到明显的提升。扩大外宾旅游的同时,国内旅游也进入快车道,得到快速发展,其中各系统的工会做出很大贡献。以职工福利增加疗休养项目,迪种初期形式的公费旅游功不可没。特别是文革期间封闭了十几年,各行各业的职工走出去看一看的积极性十分高涨。
顺乎民情,市属各委办,教育局,卫生局都以三产名义办起了旅行社。其实是有一点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味道。
在当年网上旅游没有普及前,各种旅游网点及代理店就像烟纸店一样,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十分方便。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听讲,有些私营企业还参与了洗钱,行贿等不正当竞争。
下面摘一段网上刊登的《没想到旅行社也能“洗钱”》,以陈年旧事以作佐证:全球知名药企葛兰素史克中国行贿事件持续发展,一个关键环节浮出水面。葛兰素史克中国与上海临江国旅合作,药企高管要用钱,通过旅行社以会务形式走账,后者成了前者的“黑金池”。
目前,超过20名药企和旅行社人员被立案侦查。据悉,此案中至少四家旅行社涉案。而上海临江国旅除了葛兰素史克中国,还与五六家外资药企有合作。
(《新京报》7月15日)以旅行社为纽带,到底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利益盘根错节的商业贿赂地下市场?仅仅是上海临江国旅与葛氏的合作,从2009年到2012年,业务往来总额就高达1.19亿元,那么其他三家涉案旅行社呢?上海临江国旅与另外五六家外资药企呢?这张商业贿赂的大网到底有多大,实难想象。
上海临江国旅的负责人说:“这个行业水太深”。但到底水深几许,或许只有当事人才能知晓。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公众印象中,此前与商业贿赂似乎根本不会搭界的旅行社,已经成了商业行贿并帮助药企完成非法套现的重灾区。
这一现象实在令人担忧。一者,旅行社属于开放式的市场主体,反贿赂的行政监管有些鞭长莫及;二者,旅行社通过虚开会务发票,或者按照合作者要求虚增参会人数提高费用总额,太过便利。更重要的是,旅行社将贿赂的触角伸进了商业领域,但仅仅限于商业领域吗?事实上,各地政府部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在外地组织召开的会议,亦不在少数,而这些会议也多有委托旅行社承办的。在商业领域兴风作浪有恃无恐的旅行社,又怎么能做到对公的时候安分守己?
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要对旅行社的业务状况多加关照,事实上,此次葛兰素史克中国行贿黑幕揭开,就开始于警方对上海临江国旅“几乎没做过任何旅游业务,只和一些药企打交道”的怀疑。另一方面,对旅行社全程承办的各种会议如何监管,值得有关部门考量。
中央反腐倡廉八项规定以后,旅游行业进行了洗牌,许多夫妻老婆店关门。没有规模和品牌的私营企业也淘汰了不少,国企的公费旅游得到了控制;人们戏称旅游业的冬天来了。
公费旅游主要是,吃、喝、玩、乐,而相对自费旅游更具有目的性。我专程去乌镇参观木心和茅盾古居,记忆中多了一位木心大师,收获满满。
近来,公费游明显减少,然而自费游成倍增长,有些旅游景点在旅游旺季要控制流量,甚至一房难求。这就引起了社会资本的关注,如海航入主浙江平湖九龙山,私人资本入主凤凰城。旅游资源商业化,与“孔方兄”“搭界”(有关),如监管不到位就会出现恶性竞争。如争夺名人古里,人工仿造景点等。误导游客,使游客高兴而来,扫心而归。
我很想到文学大师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城去一游。然听讲,现在的凤凰城因名气在外而商业气分太浓,使我一直难下决心,怕达不到旅游额目的。
下面摘一段网文供大家参考:“人们认识凤凰是从文学大师沈从文开始,因为凤凰是他的故乡。沈从文的《边城》揭开了凤凰古城的帷幕,将这座沉睡在湘西边境的山城名扬天下,成为当今的旅游圣地。在他的笔下,《边城》写的就是茶峒,也就是很多人认为的湘西凤凰城;其实不然,凤凰城同在凤凰而不是在茶峒。”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各路神仙各显神通,旅游圣地如雨后春笋;国之兴也,游客难选也。
我卫校毕业后,在医院工作了近二十年,木有享受过一次公费疗养和旅游。我调离医院后每年公费旅游一次,业务考察要好几次了。从苏州、扬州、湖州,游玩到同里、桐乡、桐庐,全是单位埋单。调到市属国企后,江浙两省疗养院每年体检一次2—3天,上海附近旅游景区开年会一次2天,一周以上公费国内旅游每年一次。
有一次我随上海市房地产协会去北方旅游,当地接待阿拉也是市一级额房地产协会,晚餐在五星级宾馆招待阿拉吃“霸王菜”,入坐后一介绍,招待阿拉额协会会长是刚退下来额房地局局长,迪种旅游真叫到位了。
我从云南昆明、大理、丽江、藏南(香格里拉),到东北沈阳、哈尔滨、大连、山海关。看山:从东山、西山、天目山,到庐山、黄山和华山。观湖:从浙江南湖(党的一大会址记念地)、西湖、千岛湖,到江苏阳澄湖(吃大闸)、太湖、瘦西湖。古都:从南京到北京;从长安(西安)到开封。迪个待遇我也真心要感谢单位和领导,让我在花甲之前大开眼界了。
我是新世纪初到云南旅游的,那时旅游景点民风淳朴,导游尽职。当地商家大多是原住民,买卖公道也不欺客,玩得开心。云南靠近缅甸旅游景点卖翡翠的特多,我也买了几件翠和翡,现在也升值了不少。
听讲,现在导游没有固定工资,是靠游客买东西的回扣作为收入。旅游景点的原住民靠出租门店作为收入。商家靠斩客作为收入。旅游区成了重灾区,成了游客的坑,高兴而来伤心而归。所以才听讲:云南省对旅游景点展开了大整治。
我也搞不懂,许多好的东西时间长了就会变味,我估计还是钱在作祟,与“孔方兄”搭界。
受“孔方兄”影响最小的,是藏南的“香格里拉”。一、是它的交通不便。
其二、是处于高原缺氧,我在宾馆里吸了一个晚上的氧气。
其三、除了雪山草源,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景观。
下面我来简介一下有关“香格里拉”的传说:自从《消失的地平线》对“香格里拉”做出描述以来,寻找“香格里拉”已经成为世人的不懈追求:自然的、心灵的。中国西部,阳光下泛着光芒的雪山,高原牧场,茂密的森林,溪水河谷,牛羊,质朴善良而平和的人们,这些特征成为了引导人们寻找“香格里拉”元素。于是,云南迪庆,四川稻城亚丁,相继成为了人们基本认可的“香格里拉”。而真正的雪山草原藏民最集中的西藏,会不会是“香格里拉”的原型呢?
詹姆斯·希尔顿JamesHilton(1900-1954)英国著名畅销书作家。1900年9月9日生干英格兰,青年时代曾就读于剑桥大学,1954年12月20日因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去世。《消失的地平线》就是他著名作品之一。
《消失的地平线》发表后,成为当时的最畅销书并获得英国著名的霍桑登文学奖。1944年,好莱坞投资250万美元将小说搬上银幕,将“香格里拉”的名声推向高峰,主题歌《这美丽的香格里拉》随之传遍全球,当时,《不列颠文学家辞典》称此书的功绩之一是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
常识告诉我们,虚构的艺术形象不等于是现实。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讲的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人们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之完全相同的真实原形,然而文学艺术追溯其源,又离不开现实生活,任何虚构的小说,都不可能是凭空臆造的,在现实生活中自有它的原型。
根据《消失的地平线》一书的启迪,人们深深领悟“香格里拉”这个世外桃源宁静祥和、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外型后;本着去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去香格里拉陶冶情操,感悟中国西藏地区独有的哲学内涵之目标;纷纷涉足在西藏、尼泊尔、印度、喀拉昆仑及中国的东部藏区、南部藏区,掀起了半个多世纪的寻找“香格里拉”热。
我到过藏南的“香格里拉”,看到了草原和牧场,看到了藏民和藏药展览馆,也参观了西藏佛教寺庙,并没有看到我所想象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银幕上《消失的地平线》用特写:描绘了美丽的雪山草源,茂密的森林,溪水河谷;虚构的故事情节和《这美丽的香格里拉》主题歌;给生活在城市钢筋混凝土森林里的人们,带来了好奇心。人们想摆脱现实生活的压力,寻找理想王国里的“世外桃源”。然而阿拉所见到的“香格里拉”与银幕上美丽的“香格丽拉”并不是一会事,现实与想象相去甚远。
没有回头客,吸引不了“孔方兄”;藏南的“香格里拉”仍然是块没有商业气纷的净土。
原始大自然的美丽,只能在旅行中享受,旅行结束回归现实,面对的还是油、盐、酱、醋。生活中还是离不开城市,哈尔滨这座城市在我的东北旅行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热点旅游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有“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丁香城”以及“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称,还有“文化之都”“音乐之都”“冰城夏都”的美誉。
哈尔滨地名的由来,据有关资料记载,有如下几种说法。
《哈尔滨考》考证:“哈尔滨”是女真语“阿勒锦”一词的译转,是“荣誉”的意思;《满洲地名考》记载:据说沙俄设置哈尔滨市街建设局时,曾经对地名的设置花费了很多的脑筋,巡视了松花江沿岸的一些小村落,并向当地人寻问了地名,当地人称此地为哈欧滨。
同时沙俄也曾设想了许多名称,但都未采用。最后取名为哈鲁滨。1900年制作的地图上就出现了“哈鲁滨市街”的名称。“哈鲁滨”系满语“鱼网”的意思。据说很早以前这一带是满人的一个较大的捕鱼区,汉人称之为晒网场。后哈鲁滨音讹为哈尔滨。又有些资料记载:昔日此地是松花江岸的一片草原地带,蒙人以此地草甸平坦,遥望如哈喇,故称哈喇滨,后音讹哈尔滨。从以上的记述,哈尔滨这座城市与金(元朝)、满(清朝)、沙俄,有颇深的历史渊源,它的建筑是名副其实额东方莫斯科;人们的生活习惯也烙下了许多俄罗斯人的痕迹。
圣索菲亚教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是以前修建的随军教堂。同年,由俄国茶商出资,在随军教堂基础上修建的一座全木结构教堂。四年以后,人们又在木墙外部砌一层砖墙,从而形成砖木结构式教堂。1923年9月27日,圣索菲亚教堂第二次重建,历时9年,于1932年11月25日落成。建成后的圣索菲亚教堂深受拜占庭式建筑风格影响,富丽堂皇。教堂通高53.25“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正是由于这样的多次修建,圣索菲亚大教堂才变得典雅超俗,宏伟壮观,拥有十分典雅、气派的风格。
1986年,哈尔滨市政府将其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圣索菲亚教堂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1997年,哈尔滨市政府对教堂按原设计进行了全面整修,辟建广场7000平方“米”,光大了这一重点保护建筑的艺术风貌。
该教堂是由俄国建筑师克亚西科夫主持设计。样体为砖石结构,建筑平面呈希腊十字方式布置。该教堂基本属于拜占庭风格,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的造型。这与莫斯科的许多教堂十分相似,所以说有东方莫斯科之称。
阿拉还参观了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游玩了已拥有一百多年历史果戈里大街。这里林立着众多俄式建筑,包括有名的秋林食品公司大楼。而这条大街的繁华程度与夜景之美不亚于中央大街,同时也是哈尔滨的“酒吧一条街”。阿拉享用了俄罗斯大餐:大红肠,罗宋汤和大列巴(俄罗斯罗宋面包)。松花江和太阳岛就不一一列举了。
最初知道哈尔滨这个城市,还是在电台里听王刚小说连播《夜幕下的哈尔滨》,后来又看了几集《夜幕下的哈尔滨》电视剧。游了东三省,才感到哈尔滨确实是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美丽城市。
她还有一所全国一流的大学:哈工大;也是我国军工部门和国家领导人的摇篮。
由于旅游而爱上了哈尔滨这座城市,大概是爱屋及乌的原因,有关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电视剧,我是有空必看。从《乌迭尔旅馆的枪声》到《年轮》;从《悬崖》到目前在看的《面具》。因为哈尔滨这座城市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所以,以这座城市为体裁的电视剧,大有超过阿拉上海的趋势,也是我爱上她的原因。
阿拉上海人出去旅游有个怪怪额习惯,就像石库门里的少妇喜欢与邻居“别苗头”;到哪里都要跟上海比,而且几乎没有比输过。
据不靠谱的比较:比香港宽敞;比东京温润,没新加坡那么热;比纽约整洁大方;比巴黎平易近人;比北京秀气儒雅,其他不在一个档次上的就不用比了。
我是上海人我不会拿哈尔滨与上海比,在哈尔滨我看到许多在上海木有的东西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