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芝加哥公立高中系统搞了一次教学改革。以前的情况是高中生被分成两类人:准备上大学的得学代数,不准备上大学的不用学代数。这次教改的政策就是不管这个学生打不打算上大学,都要学习代数。
结果全体高中生的平均数学成绩提高了7.8分。
官方希望这个结果证明改革是成功的。但是有人提出质疑,说在高中改革之前,芝加哥从小学到初中的数学教学已经做了改革、并且取得了成效。这拨高中生入学时的水平就已经高于以前的高中生。
所以即使不搞代数改革,他们的数学成绩也应该比以前好啊?
当时芝加哥大学有个人类发展学教授叫洪光蕾,用统计方法证明,这7.8分完全归功于生源比以前好,代数改革并没有起到作用。
一般的研究到这一步就结束了,学者证明改革失败,官员没面子。但是洪光蕾做的不止于此,她问了一句“为什么”。
为什么代数改革没有作用?洪光蕾设想,课堂环境可能在其中有一个中介效应。
以前只有优等生学代数,现在差生也要学代数的话, 代数的教学环境就变了。所有人在一个课堂里学代数,差生听不懂就会捣乱,优等生还受到干扰。以前老师专门给优等生讲代数课,现在面对差生也很困惑。
代数改革、环境和学习成绩之间构成了一个中介关系图 ——
洪光蕾计算,代数改革的直接效应是 +2.7分,而环境中介的间接效应是 -2.3分。
洪光蕾回答了“为什么”。代数教育改革之所以没什么成效,并不在于不应该让差生学代数,而在于不应该让差生跟优等生同步学代数。
整个这件事有个正面的结局。
芝加哥市教育官员认可了洪光蕾的观点,并且在2003年推出了新的改革,叫“双计量代数” —— 要求差生每天要上两堂代数课,而优等生还是只上一堂。
差生更容易跟上教学进度,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被减弱了。结果这个新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不知看了这个事例,有何感想,它是不是很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面对问题的一种常态。
看到结果直接做决策,结果发现南辕北辙。
比如,一个餐饮老板面对两门店,A店业绩差、B店业绩好。
大多数人会选择直接给予B店长肯定或奖励,给予A店长责罚,甚至辞退。
但继续招聘店长,一样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那如果你是老板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也许下面这个公式可以帮到你:
1、结果
2、对外问为什么
3、对内问为什么
我们来试着化解一下上面这个餐饮老板的问题。
结果
A 店业绩不好
对外问为什么
为什么A店业绩差,A店相较于B店的外部环境有什么不同,是优势还是劣势。
如果是劣势,那么这个劣势是否可以量化?
如果可以,那B店环境量化势能减去A店的环境量化势能,与A店与B店的的业绩差,两者哪个数量更大?
如果后者减去前者是正数,这证明A店长更可能是自身原因,反之则就不能证明A店长付出更多或者能力更强。
那如果不能量化,可选择把B店放入同样的餐饮商圈进行对比……
对内问为什么
1、A店长是经验问题、个人能力问题、还是工作责任心和态度问题?
2、如果给予B店长同样的时间和环境,A店长的成长速度会不会更快?
3、A店长如果业绩不好,是不是他本就不适合做店长,但有其他的过人之处,比如做企划、人事等等,是不是把他安排错岗位了?
如果能用上面这一套方式来管理和考评人才的话,企业一定能更加良性发展、更快速的搭建立体化、较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回到文章开头的事例。
改革结果:全体高中生的平均数学成绩提高了7.8分。
但如果因此就下结论说明,改革是成功的,那继续支持这样的改革方式,一定会出问题。
芝加哥从小学到初中的数学教学已经做了改革、并且取得了成效。这拨高中生入学时的水平就已经高于以前的高中生。
而上面这个就是被动的对外问为什么的一种结果。
而后洪光蕾教授后面的研究就是在对内问为什么。
这一些列步骤走下来,我们不敢说他们一定就真正的完全找到了最根本的核心原因,但至少相对于开始时,只根据事情结果做依据,做的判断更有价值。
世间万物皆有其一些更加底层的原因所支配,我们需要像剥洋葱一样的,一层一层的剥掉掩盖在事物表层的迷雾,才能加清晰的看清其本质的核心问题。
而为什么,有时候是个无止境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分辨那一层才是我们需要的,另外时间成本也是一个很重要要考虑的因素。
所以以后在面对问题时,你不妨用上面的两个维度来问一下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