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朋友一起去溜冰,同事是第一次玩,战战巍巍的走上了溜冰场,紧紧扒住围栏不敢撒手。我是第二次玩,适应一会后勉强能滑起来。周末,溜冰场是熊孩子们的天下,两位中年老阿姨只能默默祈祷少摔几跤。
入场后观察了一下,大多数熊孩子都是满心欢喜,摔了一跤立马爬起来继续学继续摔。只有一位七八岁的小男生,一直跟在我和同事周围,半天才挪动一次脚步,人群中这个孤单、胆怯的身影让人有些心疼。作为老师,职业病又犯了,看见他有些害怕,想着去鼓励鼓励,或者是教他两招。还没开口说两句话就碰了一鼻子灰,小男孩跟我说:“我今天都是第二次来了,滑的挺好的,这会就是有点累了,不用教。。。,阿姨你不要害怕,溜冰很好学的。。。”
中场清冰,所有人都要离场,我和同事坐在休息区等候。一会小男孩蹭到我俩跟前,试图跟我对话,对话内容大致如下:
“我家离溜冰场很近,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
“玩多长时间都是我说了算”
“家里人都是听我的”
中间小男孩从手边的袋子里拿出了一盒泡芙,问我要不要吃一个,我表达的自己的感谢后,委婉拒绝了。
谈话间隙,我对低声同事说:“这个小朋友的家庭一定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问题可能出在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上,或者是父母对待他的方式上,很可能两者都有。” 透过他急于炫耀自己的话语,我看到的是一个需要人倾听、想要别人认同、想要引起别人关注的小男孩。
果不其然,过了一会,小男孩的妈妈和奶奶来了,妈妈一来到就开始指责小男孩为什么擅自吃了泡芙,那是妈妈给妹妹准备的,然后一把从小男孩手里夺走了剩下的泡芙。呆了两分钟后,妈妈急于回家照顾妹妹,小男孩为了引起妈妈的好感吹牛说:“我一会就能在溜冰场里跑起来了” 这位妈妈的回答也让我和同事目瞪口呆 “随便你,摔死你我也不管”
这一刻,很想抱抱这个小男孩,但安慰的话语都不知道要怎么说出口。。。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敏感、脆弱的,父母应该像园丁一样用耐心、细心去辛勤浇灌,培育他们成长。多希望能有一个“父母从业资格证”,所有的父母在备孕前先参加培训班学习,考试合格后再开始育儿。
教育孩子是任重道远的过程,但父母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起码可以保证是合格:
1.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通过无条件的爱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即使是在犯错的情况下,先要强调父母对孩子的爱,然后再教育孩子
2.创造有序、规律的生活秩序
从每天早晨起床、吃早饭到上学,以及放学、就寝,制定一系列的作息时间,开始时孩子可能是尝试抗拒或试探父母的底线,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父母使用正面管教法将制定好的规定贯彻到底。规律的生活一方面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另一方面也能减轻父母的育儿压力。
3.给孩子有限的选择权
尽可能多的给孩子有限的选择权,而不是直接下命令。例如孩子将牛奶弄洒了,可以问孩子:你是想自己打扫干净呢还是想妈妈和你一起打扫呢?
4.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参与感
对于孩子来说自尊来自于有技能并作出贡献,或做家务时可以让孩子一起参与进来,分配一些适当的任务,如洗干净生菜、摆餐具,往面包上涂果酱。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加孩子的自尊、教会孩子社会技能,同时也增加了亲子交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