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焦点讲师班坚持第561天分享(2018/12/14)
孩子自己真的能处理好吗?孩子他懂吗?孩子他知道吗?孩子自己真的能管理好自己吗?他真的知道这件事情怎么做吗?如果我不帮他,他真的能做好吗?……
作为父母我们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当然我们的出发点是爱孩子的,但是这种担心,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就是不相信孩子。
这段时间孩子出现的分数下降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也想了很多的办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孩子。可是我发现我越来越无助,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一方面看着孩子学习那么累很心疼,一方面面对成绩我又很无奈,因为毕竟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分数确实很重要。我也寻求了很多渠道,但是我越来越发现这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慢慢的我发现,其实我的无助来源于把要解决问题的人变成了自己。但是我并不是孩子本人,所以我根本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虽然我们天天都会见到孩子,但是孩子一天只有晚上才会回到家,有更多的时间是在学校,那么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你并不知道。即使是孩子在家,我也不可能完完全全感受到孩子在做什么?在想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帮助他提高成绩,这些我通通都不擅长。
那么其实我们是在做一件自己根本就不了解情况,根本就不擅长做的事情。这就是我们无助的原因。
所以这个时候相信孩子有解决问题的愿望,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孩子才真正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到底哪里该改变?到底有哪些方法是适合他的?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帮助他提高成绩?
那么你说我们做父母的什么都不需要做吗?当然不是。这时孩子们需要的是我们“有效”的陪伴。我们是引发孩子思考的那个人,我们是帮孩子寻找动力的那个人,我们是相信他并且支持他的那个人。
这次孩子从遇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分数直降到现在分数回升的过程给我上了深深的一课。
我越来越感觉到把问题还给孩子的重要性,以及相信的力量。
孩子不是不接受我们的意见,我们可以提建议,但是也要给他们选择的权利。孩子不是不需要我们管,而是要给他们成长的空间。
相信孩子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更好,相信相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