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我们仨》是一本最不忍卒读的书。
在《我们仨》里,杨绛用最朴实却最浓情的笔墨,书写了自己先后经历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病逝的心路历程,独自一人追忆一家三口曾经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本书,原先的设想是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可是当时钱瑗和钱钟书都已病重,钱瑗请求杨绛将这部书让给自己来写,可是直至病逝,钱瑗都未能完成书稿。钱钟书和钱瑗过世后,杨绛一人将《我们仨》完稿并出版。原本一家三口共著此书的心愿,终究落了空。《我们仨》的字字句句,都无法不让人联想杨绛落笔时的心情,那是怎样一种过去美好点滴与当下苍凉无依相互交织的复杂心情,读过并为之泪下的读者,相信都能感同身受。
《我们仨》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相当于序言,杨绛说:我做了个万里长梦。第二部分就是以梦境写现实,记述钱钟书和钱瑗先后患病乃至逝世的这一场万里长梦,第三部分则是追忆一家三口曾经一起生活的美好点滴。第二部分是最揪心哀恸的,说是写梦,实际上就是现实。虚虚实实,似梦似真,但哪怕是最迟钝的读者,都不难于这虚实相生之间,读出最深沉的哀恸。我常想,为什么不把第三部分往前放一放,先让我们看到曾经温馨美好的回忆,再去承受最后一家三口生离死别的残忍现实呢?或许,是杨绛先生太坚强,她很清楚地知道,无论一家三口过去的点滴如何美好,始终是要走向“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的结局,她顽强地承受着生离死别后独自一人追忆的痛苦滋味。又或许,是坚韧如斯的先生,也有唯一的软肋,那就是自己的丈夫和女儿,她私心想把关于他们的美好记忆留在最后,凭借着这些温暖快乐的回忆度过接下来的人生。
面对与至亲的生离死别,就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作家,也失去了生花妙笔,只留下最真实的痛苦。金庸曾怀着长子自杀身亡的哀痛写下这样一段话:“然而,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也太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我们仨》里,没有惊心动魄,只有零零碎碎的小事,笔调平缓,哪怕是最痛彻心扉的段落,你都看不到一个感叹号。哀恸悄无声息,却深入骨髓。
杨绛先生是很值得敬重的。读她的《干校六记》,看不到政治运动对人性的践踏和迫害,而是无论怎样压迫践踏都无法磨灭的高贵气质和人格。她写自己常常拿食物救济的小狗“小趋”,写在满地烂泥的雨天穿越重重“险阻”去见钱钟书,写下放劳动时身边有趣的人和事。苦难从不曾压倒她,她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贵族。钱钟书和钱瑗去世时,杨绛先生也已经是八十多岁的人了,可是她并没有倒下,在此之后还出版了《我们仨》《从丙午到流亡》《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等作品。读书写作不断,在没有丈夫女儿相伴的“客栈”里,活到了105岁。她就像一株坚韧的蒲草,命运的狂风不断呼啸而过,你以为它就此被摧断了,它却不断地、顽强地直起腰来。它从不曾被打倒。
读《我们仨》,不单应为之感动,更应为之感悟。清醒做自己,珍重眼前人,在人世间的“客栈”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