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娃,我老公同乡的一个儿子,刚好跟我的女儿同岁。长得虎头虎脑的,非常的调皮。有着一双烔炯有神的眼睛和黝黑干瘦的身板。
初次见到他时是有一次我们带着女儿去公园玩的时候碰到的,那时候他们也全家出来游玩,只见虎娃牵着爸爸妈妈的手快乐得玩着,由于老公和虎娃的爸爸李大发是同乡,自然的他们就凑到一起聊着天,而我们这做妈妈的就让孩子玩到一起,我们在边上聊着天。
原来李大发是跟我老公一个村里的,小时候经常玩一起,长大后随着我家公工作的变动,于是全家人都搬出外面来后就很少再回那山里的小乡村了。李大发后来也随着村里的青壮年到市里打工,并且认识了也来市里打工的虎娃的娘,很快两个人结婚生有了虎娃。
之后的日子,大家都各忙各的了,虽然有时候我们还会带着女儿去公园玩,却也没有再见到他们一家人出来玩。有时候女儿也会问说上次一起来玩的虎娃哥哥什么没见到了,他很忙吗?我想和他一起玩。然后老公就会发个微信给李大发说我们在公园,有没有空带孩子出来玩呢?李大发总会说在忙着没空。老公叫了两三次后李大发就没再回信息。
转眼两年多时间过去了,我们都几乎忘了曾轻有和虎娃一家子玩过,不过也许真的应验那句话人隔事远,情隔意短。
今年六月份的时候老公家的太奶奶过80岁大寿,我们全家人都回到这个深山里的小乡村给老人庆贺。宁静的小乡村满满的乡土气息,到处都是斑驳的红砖墙和爬满青苔的瓦房,村里基本上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居多。
老公指着有排阶梯往右两间的一层土灰的平房告诉我说那就是李水发的家。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过去,看到了一个大约5岁左右瘦瘦弱弱的小男孩,穿着到处粘着泥土的鞋子在墙壁的泥沙玩,而旁边有个50多岁的大娘在喂着鸡。老公跟着大娘打了声招呼,然后我们就走过去,女儿跑过去跟男孩玩,见我们过来,大娘热情的打着招呼,我便问起了玩泥沙的男孩是谁?大娘说是她的孙子虎娃,我突然间想起来我们曾经在公园碰到面的片段,这虎娃俨然是一个山里娃娃的模样,跟之前见到的完全大变样。大娘喊了声叫他给我们打招呼,虎娃只是抬起了头看了我们一眼后又陆续玩他的沙子。大娘见他这样便对我们聊起了虎娃的事情。
大发刚有虎娃头两年上班还不错,后来厂子经济效益不好就下岗了,出来后就去找工作,但是总也找不到满意的。做不了多长时间又失业了,失业后的大发意气消沉,然后认识了一些外面的朋友,跟着他们去打麻将了。虎娃的妈妈实在受不了他这样的混日子,两人总是吵架,吵得急眼红的时候这个混蛋大发就打了虎娃的娘,两人一度闹到了离婚。离婚后虎娃的娘就离开了,大发自顾自都养不活自己,他哪里养得来孩子啊,就只能把孩子带回来给我这个老人带了。只是苦了这小小的娃啊,大娘边说边叹息着。我深深的看了一眼虎娃,不由有些心疼起来。事已至此,我们唯有不停的宽慰着大娘。
临近离开的时候,我叫女儿把她包里的玩具和糖果书本送去了一份给虎娃,我们走出门准备回城的时候碰到了虎娃,他站在拐弯的围栏那里看着我们,然后把头埋在地上。
虎娃哥哥,记得看我给你的书本哦,我下次还会回来找你玩的!女儿靠近车窗向虎娃喊着。
虎娃怔怔的看着我们,我通过车窗的后视镜看到他的身影越来越渺小,直至模糊,再到无尽的山里。
我的内心不停的嘘嘘,多少留守儿童被放在山里,他们与父母分离,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他们小小的世界里成天装着孤独,渴望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