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相见,源于一次你在我文章下面的留言,留言不长但很用心,第一感觉你是个认真靠谱的人,我怯生生地邀请你可不可以加入我的“竹桃苑美文鉴赏群”。那时候真是有点没底气,建群半个多月,才加入了十几个人,还有好几个不活跃的,没想到你很愉快地答应了,加微信给你发群规,你回了个“视死如归”的表情,表示愿意加入。有些诧异,你一点架子都没有!
最先引起我兴趣的是你的笔名:见伊。关于“伊人”的诗词句一股脑儿地爬了出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人信往矣,感激为谁叹。”“伊人今独步,逸思能间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亦真亦幻的伊人,见之何易?见伊,透着浓郁的仙气。内心遂产生一窥芳容的念头。
第一天你分享了一篇《悠然亭杂记》 ,题目并不出彩,推荐语也很普通,我还是带着一丝好奇点了进去。心想一个普通的破亭子,能写出什么新意,无非小女人的哀怨愁苦罢了。扫了几行,一排文字跃入我的眼帘,“太阳突然慷慨起来,大喇喇地投在枝丫间……我忍不住欢快地去捕捉阳光,用手抓,用脚踩……”几行拟人手法的俏皮文字,把秋日午后的悠然亭写活了,原本静止的阳光树枝突然有了生命,和一位天真烂漫的少女嬉戏起来,画面纯净唯美。
你灵活地化用了“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与尔同消万古愁”等诗词,并恰当地镶嵌到文章里,天衣无缝,让原本平淡无奇的描述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赏心悦目。我头一回把一篇散文读了三遍,当天毫不犹豫地把它评为“最佳美文”。
第二天你分享了一篇叙事性散文《故乡的石板桥》,文章以故乡的石板桥为线索,把三代人的悲欢离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娓娓道来,读之仿佛在观赏一部人文历史电影,唯美动人。从文章里,我读出了浓烈的不舍、惆怅,还有淡淡的忧伤,却不失积极乐观。开放式的结尾,留给我无穷的遐想空间,心起涟漪。文学之美,在你的文字里显露无疑。
接下来你又分享了几篇散文体爱情小说,语言一如既往地优美,大到文章立意、结构,小到字句、标点符号,都极其认真,无可挑剔。但是总体上来说,仍然没有脱离多愁善感,儿女情长的文路,似乎很难把你从浩如云烟的作者堆里挑出来。
直到有一天晚上,你分享了一篇叙事抒情散文《南京印象》,我的认知被彻底颠覆。前半部分仍然是你的惯常风格,我躺在沙发上认真地欣赏着。你突然笔锋一转“为什么总是逃不开悲怆的底色?”我坐了起来。
你简述了南京大屠杀概况,接着引出张纯如的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和她令人扼腕叹息的人生结局。我站了起来。你又引述了知乎上关于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的最赞回答,以及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最后发出最强音:“吾辈当自强,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在自由呼吸、自在赏花的五月的南京,与你共勉。”铿锵有力,荡气回肠!文字张力之大,令人折服。
我一边抿嘴频繁点头,一边拿拳头捶着自己的脑袋。直到妻子大声问我,怎么啦?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在历史长河里,舞文弄墨的女子不在少数,但能像李易安那样既能“凄凄惨惨戚戚”,又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女作者,古来稀有,你算一位。自此,我才发现,我中了你文字的毒,欲罢不能。闲时候常陶醉在你的文字里,反复品鉴你的《写给最亲爱的你》《送你一枝马蹄莲》《山韵》《老周》《江南旧时夏天》……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股文坛泥石流。文笔飘忽不定,时而忧愁,时而狂躁,时而做作,时而污浊。年不少,还轻狂,没有什么成绩,脑子里对大神却没有什么敬畏之心。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迷恋什么大神,你永远成不了你仰慕的大神,你只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不要被别人带乱了脚步。但我心悦诚服地把“散文女神”的封号给了你,我并不想成为你,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
我常想,我怎么那么迷恋你的文字呢?最近才想明白,原来我心里一直住着一位仙子,她大气聪慧、天真善良、烂漫多情,有一点点调皮,又有一点点笨拙。她通过你的文字显化了。
有些人,因为一个人,恋上一座城。
有些人,因为一段文,爱上一个人。
我自然属于后者,只不过这种爱,是广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