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MBA班里面有几个预科学生,就是旁听生,先上课考试,上课期间或者上课结束后再参加统考,统考通过后即可获得证书。但基本上参加这类预科学习的同学年纪不是太大就是太小,第一类年纪小的基本就是刚毕业,个人规划的比较好,趁刚毕业学习能力比较强,时间比较充裕的情况下,比同龄人早一点参加职业充电。第二类年龄大的同学,很多来自家族企业小企业家,高管,银行高管。
第二类同学中有位同学,中年妇女,40岁+,积极参加校友会各类活动,在微信校友群积极发言,给在群里分享文章的同学点赞,给拉票的同学投票,最重要的是做完这一切都要@一下当事人。上课的时候经常在老师说完一个很精彩的部分会加一句,对,是这样的。然后发表几句没有实质内容的感慨。我很想说,同学,上课不是聊天,发表想法可以,但是请有点自己的内容。有一次上新课,我看到有位家族企业的财务总监约任课老师午饭,后被老师婉拒了,我在学校旁边的小店里看到老师一个人静静地吃饭。在对该同学套路表示不齿的同时对老师的好感骤升。
有位同学是在自家企业上班,中年大叔,40岁+,刚来那会常常能在上课过程中提出很实际的问题,后来以工作忙为由就不怎么见到本尊了。再后来他自己说换学校读MBA了。我后来猜想,许是我们学校没能解决他的实际问题,一个是同学的原因,没有可交流借鉴的,一个是老师的原因,不可能对他个案进行免费咨询诊断。毕竟管理咨询个案是个系统工程,谁都不可能在一堂课的时间里解决企业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大问题。
班里还有一位同学,是银行高管,中年大叔,40岁+,说话风趣幽默,但说话方式也被人排斥,不着边际,开玩笑故意带点颜色。
有位让我刚开始无感后来有好感的是位本地刚毕业的90后小美女。人长得很有气质,一开始也是独来独往,后来渐渐融入了班级群,偶尔发言,跟同学一起聚会,慢慢变得更接地气了。关键是人知道自己要什么,在我们班里也有大神,就是考霸级别的,低调深沉。再闷骚的男同胞也挡不住年轻漂亮的美女的恭维。
去年有两位准备跟我们班预科的同学,后来跟了下一届,渐渐没了音讯,只有在朋友圈里面才能看到他们的动态。
除了预科的同学,还有好几位班里的同学都是才不外露,闷声发大财的类型。我们当中有工作很好的,也有工作不怎么样的。我一开始觉得以上那些写完论文听说还可以上猪八戒,明知不太可能考过试,学校在宣传墙上还会把他们的介绍挂在显眼的位置,究其目的,不是为了我们吐槽用,而是说明学校里面出现过的牛人,吸引招生,吸引企业导师。目的不一一列举,大家来参加MBA班学习,各有各的目的,但我总觉得每个人来参加学习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行,但是学校的办学目的如果一味地为了赚钱,而没有很好地把控教学质量,若干年后,我们是否还会骄傲说起自己是学校的MBA人呢。
话说到这里,我该回去看论文找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