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发布了一则人事任免消息,让5700万现役、退役的军人们喜大普奔、颇感快慰,很多涉军公众号也随即更新了文章,在高呼胜利的同时,继续追问处理意见,颇有将“倒粥”运动进行到底的意思。
窃以为,这场轰轰烈烈的“倒粥”运动至此似乎可以划上句号,没有必要把人打到还要踩上几脚,让其永世不能翻身,这样做有失厚道,非君子所为。
我这样说,并不是要替那位周法兴书记讲情或者开脱。作为一名转业待安置的军官,我对这位“粥”书记在军转安置工作刚刚启动、征兵工作强势推开的敏感时期,说出如此不经大脑的言辞也颇感气愤。但在很多涉军公众号义愤填膺、群情汹涌呼唤“倒粥”的那一刻,我只是默默地潜水,不评论、不参与。现在,周被免职,面对盛大的欢庆场面让我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快。
“粥”的结局确实属于咎由自取。他的错不在于说了那段话,而在于不分场合不分时间段地说了那段话,伤害的是整个群体,反映的是一名领导干部缺乏应有的政治敏感性。一个不讲政治的干部,即使彼时没有说出那样的话,也会在某个场合干出更出格的事,惹出更大的祸端。
面对网络上的欢呼雀跃,我在想,我们真的胜利了吗?5700万现役和退役的军人们从此就必然会赢得认同、赢得尊崇吗? 周的免职是不是某些方面迫于舆论压力而不得不“挥泪斩马谡”呢?如果是这样,只能说是网络取得了胜利,而非我们取得了胜利。
这样的胜利是一把双刃剑。今天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把我们不喜欢的人打倒,明天别人同样可以利用网络来丑化、抹黑我们,把我们推向万众深渊。
平心而论,每一个群体,都有追求上进的人,也有自甘堕落的人。周的言论并非一无是处,如是在办公室针对极个别人这样说,我觉得作为领导的他是尽职的。现实中,不管是现役单位,还是转业在地方,总有那么极个别人,干事拈轻怕重,做事推诿扯皮,毫无担当,毫无廉耻,也怪不得别人说三道四。比如最近网上爆出的某位退役军官,只是为了替自己喜欢的某位女演员出头,不管是非对错,公然说出什么“黑白两道”这样匪气极重的言辞,实在是给我们这个群体丢份,尽管他也曾是我们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
军人地位的尊崇,靠的是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本领,靠的是“狭路相逢敢亮剑”的血性担当,靠的是雷厉风行、干净利索的做事能力。
因此,我希望我们5700万这个庞大群体不要仅仅满足于取得“倒粥”的重大胜利,而是要从这起事件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做“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之人,自觉对表“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标准,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工作,用奋斗创造美好、用拼搏赢得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