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个很常见的现象突然让我觉得不可思议:词语 、原本是静止不动的,但组成文章后读起来,语意之间就会产生 流水一般的涌动。明明是互不相干的词语与词语,相互结合后 却可以成就一系列连贯的意义。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不禁产生了疑问。后来我觉得,我之所以感到流动,是因为阅读时的视 线在移动。但我还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不相干的词语结合会产生连续的意义。尤其是英语,一个词一个词分开来写,词语之 间的差别非常明显,但是它们组成句子进人我们的脑子时,就 会成为有意义的语言。它们之间的“分割”是何时消失的,又为什么会消失呢?一直以来,这个问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有好一阵子,我把这个疑问放在心里不去管它。直到有一天, 我下了公共汽车往郊外走,这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才突然有了头绪。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周围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随风 飘来一首日本古筝名曲《六段之调》。这首曲子就是我之前提到过的灵感,也就是酵母。
从看似不相干的地方得到启示
由彼此独立的词语组成的语言为什么会让人感觉是连续的呢?对于这一疑问,我终于从琴音中得到了一点启示。
琴音和句子一样,音符是一个个单独分开的,但合起来又确确实实是连续不断的。我觉得那是因为前一个音符会遮住后一个音符,从而也就掩盖了它们之间的“分割”。语言会不会也 是同样的道理呢?
于是,我把这两点一起写到笔记本上,暂且搁置不管。
又过了不知道多久,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彻底解决这一疑问的线索——惯性法则。
运动的物体拥有将这种运动持续下去的倾向,当运动突然 停止的时候,这一点表现得最为明显。比如突然急刹车时,坐 在车上的人会像多米诺骨牌那样一个一个朝前倒下去——这是 因为人体受到了惯性法则的支配。
这个法则是物理学上的,但在生理学的范畴里,我们也以看到同样的现象。比如,我们的眼睛一直在看着某个对象, 在对象消失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产生仍然能看到它的错觉,这就是“视觉残像”现象。
电影技术利用的就是这种视觉惯性。一个个静止的胶片画 面连续起来放映,结果就会让人感觉它们在运动。虽然每格画 面之间都有空白的部分,但看电影的人从不会看到银幕上有空白的瞬间,因为前一个图像在视觉中残留下来,遮盖住了空白。
既然物理学、生理学都适用这一法则,那么在心理学上使用它是否也可以呢?这么一想,我就开始思考起“心理残像”的问题来。
假设有甲、乙、丙三件连续发生的事情,每件事和每件事 之间间隔了一小段时间。开始,我们会觉得这三件是互不相干 的事情,但时间一久,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会变得愈发模糊, 甲的“残像”遮挡了和乙之间的空白,而乙的“残像”又遮挡 了和丙之间的空白,于是原本独立的三个点就连成了一条线。 此时人们会觉得这三件事原本就是一件事,根本不可分。
而非连续词语的连续化,跟利用“视觉残像”制作出来的电影之间相似之处是最多的。语言中的一个个词就相当于电影 胶片中的一个个画面,词语与词语之间的空白会被前一个词产 生的“残像”所掩盖,从而不为人注意。这就和电影一样,我 们永远不会感觉电影是零零碎碎的画面拼凑,而会觉得它是连 续不断的情景再现。
一口气读,容易豁然开朗
还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注意的是,不管是惯性还是残像,都不会一直保持下去,它们会很快消失。所以在运动缓慢的物体上, 惯性就表现得不怎么明显。如果在放映中让电影胶片缓慢运动的话,胶片中夹杂的空白部分肯定会在银幕上留下一片又一片的空白,从而使画面失去连续感。
语言也是如此,只有当我们以一定的速度阅读时,才能体会到连绵不断的流动感。所以,当我们读那些难懂的文章或者需要依赖字典才能看懂的外文资料时,经常会感到语意变得支 离破碎,进而难以把握其整体含义。因为速度太慢,“残像”完 全消失了,没能起到掩盖词语之间分割处的作用。
因此,阅读中碰到那些难以理解的地方时,不妨加快阅读速度,这样说不定会一下子豁然开朗。这就是利用“残像”,使我们轻松地把片段整合成一个完整意义的方法。
就这样,我明白了文章中的词语原本是各自独立的,是因 为“残像”的作用成为了一个连续体。长久以来潜藏在心中的 谜团一下子解开了。
后来,我把这种使非连续性的词语产生连续意义的“残像”作用取名为“修辞残像”,意思就是出现在文章中的“残像”。
比一比,解�开未知之谜
以上我详细论述了“修辞残像”这种想法产生的过程,也就是我获得新想法的一个具体实例。
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方法——类比。具体说就是将文章中非连续性的词语产生连续意义这一现象,和电影中 非连续的胶片画面形成连续情景这一现象进行比较,从而说明问题。
进行比较的二者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但是它们 的内在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要想解决一些难题,这种类比 的方法还是极为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