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并非贬义,它是指一个人机灵聪明,交往处事非常适度得体。但是,如果“精明”得太自私、太缺少做人的起码品德,又怎么会不令人反感呢?做精明人而不要丧失做人的基本品格,只有这样才问心无愧,才能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精明人!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令人敬佩的精明人呢?
第一:把握既精明又诚实的原则。干工作干事业最需要聪明才智,无论在任何地方,聪明才智都是最宝贵的财富;与人相处则要坦诚相见,无论一个人多么聪明,机灵,一旦给别人留下虚假、伪善、不诚实等烙印时,天大的精明也无所作为!
第二:把握既精明又无私的原则。许多过于精明的人,其一言一行都体现着自私自利,尽管这些人很聪明,很伶俐,然而他们把所有智慧都使用在一个“私”字上,不仅影响了人们对其智慧的评价,还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其人格的评价。做人需要的是“大精明”,而不要“小精明”。
第三:把握既精明又糊涂的原则。老子曾云:“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郑板桥更有句传世名言“难得糊涂。事实也告诉我们:什么事过了头,都会走向它的反面。做精明人也是这样,不要时时刻刻“显精露明”,而把别人始终看成木湖涂虫。要记住人无完人,自己也有糊涂的时候。表现糊涂就是表示谦虚。
第四:把握既精明又宽厚的原则。托尔斯泰曾说过,精明人的特点之一便是能容忍别人。而过于精明的人则恰恰相反!
第五:把握既精明又高尚的原则。不被人称道的“精明人”,他们精打细算,研究哪些人现在或将来有用,哪些人根本没有利用价值。这种人唯利是图,人格丧尽,世所不齿。司马迁才高八斗,胸怀大计,不可谓不精明,却因正直高尚而辱受宫刑。可见做精明人是第二位的,而做一个光明正大,品格高尚的人才是第一位的!
朋友,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你愿做哪一类“精明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