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可能几乎是千古以来所有家庭都会讨论的话题,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必须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不能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性格。有些家长会心疼孩子,看着孩子那么小,每天还要很重的学业要完成,于是就不忍心让孩子再加入到家务劳动中来,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什么都不用你来操心。
你看,是不是很热闹,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观点,而且从他们考虑问题的方向思考好像也是那么个理,那么究竟要不要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呢?先别急,我们看两个小实验。
研究人员做了两个小实验,实验的对象是两个十八个月的宝宝,第一组实验是让宝宝在一个房间里面坐着,工作人员在他面前晾衣服,不经意把衣服掉到地上,然后假装吃力的去够但是弯不下腰的样子,宝宝看了一会,主动爬到起来走到工作人员面前帮他把衣服捡了起来。第二组对象是宝宝和妈妈坐在一个房间玩,不同于上一组的是这个房间多了一个柜子,这时工作人员拿着一摞书走过来用身体轻轻的不断撞击柜门想要把书放进去,宝宝看了一会,从妈妈身上爬起来帮忙把柜子门打开了,然后看着工作人员,仿佛再说“你放吧”。
你看,才十八个月大的孩子就有了帮助人的意愿,而且他们的妈妈也没有教育过他们要有善心,要乐于助人。在潜意识里,他们就有被需要的渴望。
在回到我们探讨的问题上,当孩子被需要的时候,他们更加快乐,更有自我价值感,他们觉得自己是重要的,也更溶于这个团体。“鲁道夫·德雷克斯”曾经说过“不要帮助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任何事”所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劳动中来对他们的发展是有帮助的!
那么,在家庭劳动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第一,我们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很多时候,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来帮忙做家务,原因是让孩子来帮忙,他们可能会弄得很糟,自己来做反而不会出错,而且还能省很多事,想着等孩子大点了再来帮忙。但是,当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不让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以后我们就很难让他们再加入进来。第二,从易到难。孩子刚开始参与劳动,我们可以想让他们参与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叠衣服可以先从叠手绢叠毛巾开始,对折对折再对折,帮忙擦桌子,帮忙摆放碗筷。我们的正面管教老师有一次下班回家,在换衣服的时候儿子梅森就默默走进厨房把碗筷注备好并放在桌子上,等老师出来,梅森对妈妈说“妈妈,你上班辛苦了,赶快坐下来吃饭吧”听到这一幕是多么的暖心啊!第三,不要把家务活和金钱挂钩。很多家长为了激励孩子工作,会把每项家务活都“明码标价”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他们和我们是平等的,我们家长做家务没有报酬,他们也因该和我们一样,让他们感受到为家庭做贡献所带来的真实快乐。
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不光能培养他们自尊自信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价值感,同时也能让他们了解我们一个家庭的美好,是需要我们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努力来创造的,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份子,我们都有权利有义务为家庭付出我们力所能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