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哲学家的分类,我们面对世界有三种立场:(来自吴老师的课程)
1. 物理立场:一是一,二是二。
比如小孩手里拿着一块石头,一松手它就会掉下去——这是孩子长大后会明白的物理学道理;火、装着开水的壶不能用手去摸,小孩不会因为壶不能摸而哭——我们最初的认知里是包含物理立场的。 物理立场往往包含着你不能控制和抗拒的,这种立场下,你会对你接触的事物抱有一种理所当然的、不去控制、没法改变的态度。
2. 设计立场:
比如一个钟表匠做了一个钟,我们就觉得它必须是准的,如果走走停停,就是有问题的,但问题不在于表,而在于设计者。所以在这种挫败感之下,我会想办法来修好它,或者重新改变我的设计。因为是你想让它怎么样,你有一个既定的意图,如果不这样,你就会觉得有问题,就有想办法去改变它的欲望和冲动。
3. 意向立场:
这种立场是设计立场派生出来的。意向立场和设计立场不太一样,比如孩子对父母,或者父母对孩子,都会有一个意向立场——你该怎么样,如果你不怎么样,我会把问题的根源归结于你,而不是我。孩子放学回来,张嘴就是“饭做好没有”,父母就会不高兴,因为父母设定的是,他应该进门就叫爸爸或者叫妈妈。但是,父母和钟表匠的态度不一样:钟表匠是,钟应该走得准,走得不准我去想办法让它走得准;父母是觉得孩子应该怎么样,如果做不到这样,就是孩子的问题。
生活当中,我们常常把这三个立场搞混。很多时候,我们出现错误反应或情绪出现动荡,可能就是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采取了不恰当的立场。
比如,一天早上我上班坐地铁,那天早上的地铁有故障运行缓慢,导致站台很多人滞留排队排的很长。然而早上上班时间人多,且都是赶时间去上班的人,怕迟到所以情绪多少有点收到影响。刚好来了一辆地铁,从后面来了个年轻小伙儿不排队直接挤到前面想先上车,当时我想都没想立马就说:有没有素质啊,得排队上车。情绪还有点恼怒(这个时就是意向立场在主导)。但随后听到小伙子后面的人说,他本来就在这边排队,他刚刚是到那边垃圾桶扔手里的垃圾刚好车进站就所以直接跑过来了。知道原因后情绪被压制,在看看无辜的小伙儿的,立马从意向立场转变为设计立场了。
再想想看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比如坐飞机的噪音是非常大的,但常坐飞机的人从来不会抱怨噪音,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原因是他对飞机的噪音持有的是物理立场:他也不是飞机的设计师,即便是设计师也觉得这种状态是没办法改变的。但是,假如你在家里休息,邻居家小孩突然在院子里制造了某种噪声,虽然这个噪音的分贝可能比飞机的噪音分贝要低得多,你还是会很生气,因为你这时候采取的是意向立场。
意向立场是我们难以摆脱的一种立场,它跟所有情绪一样,有它特定的适用范围,不能够超出它的场景,一旦超出使用,就是“滥用”。情绪无所谓好坏,但超出场景就是坏情绪,就会形成一种心理黑洞,把我们的心智能量吸进去,你的注意力就会始终聚焦在“应该怎么样,而又不怎么样”上。 所以我们要警惕意向立场的滥用,它很容易让我们远离认知状态。
所以,当你的情绪处于“怨恨恼怒烦”的某一状态时,你可以提醒一下自己,“我现在是不是在滥用意向立场?”这样能让你快速的缓解情绪,不那么冲动,回到理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