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大致分为两大类: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如果幸运的话我们可以自由的表达情绪。比如他乡遇故知时我们可以喜极而泣;难过时我们可以大声哭出来,甚至大发雷霆。
但不幸的是,我们很早就失去了怎样自由的的表达情绪。
情绪的压抑与释放
没事儿,这不疼的!
没羞,这么大了还哭!
再哭,再哭就不带你去了!
这有什么好笑的!
…………
上面的四句话,相信不少家长或多或少的都对孩子说过。转换一下角度,如果我们变成了孩子,听到了父母对我们说这些话,我们什么感受?两字:难受。
这样的沟通方式其实是抑制了孩子的情绪,他们不能自由的表达情绪。那么孩子会把情绪封闭起来。封闭久了,迟早会有抑制不住爆发的那一刻。或者找到其他的途径释放出来,比如迷恋网络游戏、酗酒、吸毒等。
想哭,就抱着爸爸哭一会
近期经常带着儿子练习平衡车,摔倒肯定是常事。有几次,他摔的比较重。我看着都疼,他却说:“爸爸我不疼也不哭。”
儿子的回答方式更让我有些心疼。我说:“儿子,如果真疼,想哭的话就来爸爸这哭一会。”通过慢慢的引导,他慢慢的学会了释放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哭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情绪自由表达的表现。当然,很多孩子(还有成人)由于失去了自由表达情绪,连哭都不会了。
复述故事
在孩子有负面情绪时,除了哭可以自由表达情绪外。还可以复述刚才发生的事情,来减缓孩子的负面情绪。比如:刚才吃饭时,你从凳子上掉了下来,摔到了屁股,肯定很疼!
通过对孩子“哭”的引导与“复述故事”两种方式,可以让我们与孩子之间建立更好的链接。有了健康的亲子链接,才能有健康的情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