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 1-5章
1、在作者看来,理财成功不靠智商,靠什么?
理财成功与否与个人的智商关系不大,但是与个人的行为习惯紧密相关。而习惯是很难教授的,即便是面对那些高智商的人。
一个无法控制个人情绪的天才,或许会引发财务上的灾难。但是那些没有接受过专业金融教育的普通人,也可以凭借与智商衡量标准无关的良好行为习惯最终走向富裕。
2、理财投资是一门硬科学还是软科学?为什么反复试错并没有让你我变好?
理财投资不是一门硬科学,而是一种软技能,你能怎么做比你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
作者把这种技能称为“金钱心理学”,作者写这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一些小故事来告诉我们,在理财这件事上,软技能比技术层面的能力更重要。
反复试错,并没有让我们变得更好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思考和学习理财的方式,更像是学习物理的(涉及很多法则和定律),而不是像学习心理学(关注情感及其微妙的变化)。
3、为什么说在很多你看来不可理喻的行为,在另一人那里是合乎情理的?不仅是理财领域,其他领域你可以举出例子吗?这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因为人们出生的年代不同,成长的经历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和价值观也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在国家的经济形势和就业情况不同,经济激励手段不同,运气好坏不同,所以他们关于金钱的认知和态度就完全不同。
每个人对世界的运作方式都有独一无二的体验,而个人的亲身经历都比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经验,更能让自己幸福。所以我们所有人在生活中都有一套关于金钱的独特观点,而这些观点又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正因为这样,在你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对我来说可能合乎情理。
一个人拥有再多的知识,拥有再开放的心态都不可能争与恐惧和不确定性的力量抗衡。
比如我的父母亲,他们经历过忍受饥饿的1960年,那个年代里很多人吃不上饭,饿死人的事情常有发生,很多人几乎九死一生,所以导致了父母亲尽管生活在现在丰衣足食的年代,他们依然有囤积食物的习惯,而且做很多事情都保留有冗余的习惯。这是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人,所拥有的独特的经历和保留抵抗不确定性的原则和习惯。
而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时期,所以有的时候我完全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看完这本书后我逐渐的能理解他们了。以后要给父母亲更多的包容与理解,多做心理建设,正确认识过去和现在的差异,帮助他们树立足够聊一下的安全感。
4、复利很反直觉,但确实事实,试着举几个例子,思考如何用在你的人生里:知识复利、金钱复利、关系复利、事业复利等。
巨大的结果并不一定需要巨大的力量,如果一个事物不断重复和累积,哪怕只有一点微小的增长,为未来的持续增长提供动力,起点虽低,最终却可能产生超乎想象,似乎违反直觉的结果。
我可以把复利的效应用在理财上,用在学习上,用在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上,就像巴菲特长期持有股票,利用好时间的复利效应,取得好的结果。
5、致富和守富一样吗?
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你擅长致富还是守富?
致富的方式有千万种致富,需要的是冒险精神乐观心态以及放手一搏的勇气。但守富的方式却只有一种,在保持节俭的同时,还需要一些谨小慎微。
守富要做的与冒险完全相反,守富需要谦虚和敬畏之心,需要清楚财富来的有多快,去的就有多容易。守富需要节俭,并要承认你获得的财富中一部分源自运气,所以不要指望无限复制过去的成功。
对我的启发是致富也许不容易,但守富更难。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其实就是这方面典型的案例,前15年确实通过自己的努力积累了一定体量的财富,但是之后尤其是疫情的三年,再加上不懂得守富,使得这几年遇到了瓶颈期。
要牢记生存至上的理念,没有任何收益,值得我们冒失去一切的风险,还要知道富力的效应,只有给财富年复一年的时间去增长,复利的力量才会显现。
我擅长守富,我是一个讨厌损失厌恶的人。所以我要懂得首付的技能,要懂得三个道理。
1.比起巨大的回报,财富的安全更重要。
2.规划很重要,但每项规划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意外做好预案。
3.许多聪明人的失败,归根到底是太过自负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