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光定格在那一刻,大概就能看见三十多岁盛怒的父亲,七八岁不停抽泣的小女孩,还有一个因小女孩生气而被摔得差点散架的旧钟。那时父亲头发是乌黑发亮、腰杆挺直,身材比例很好,也没有小肚腩,手上也没有红肿冻疮迹象。而女孩呢,可能只有父亲及腰处高,头发毛躁躁,梳着两个小羊角辫,些微婴儿肥脸蛋,手还是稚嫩形状,指甲剪得很整齐。
真下手去修改,头皮发炸。改哪哪都不对。读了这句,是形容词,不加“的”简直就是天理不容。删了这个形容子句“的”,默读下,干涩涩,明显有问题。哪里是在修改别人的文字,根本是和自己多年写作习惯做搏斗。嘴里念叨着用理性战胜兽性,举着西瓜刀在文段里左挑右捡的劈了一个的字。眯着眼瞅着文段,右手食指急速敲打桌面,隔两三个字又添了一个的字,这恼人的声调才停住。
2、单双音偏废
忧患深头回见她,便是被书扰了清净,但见世间趣事良多,然无趣亦多。他在亭中观雨,一人执伞而来,抬伞问他可否一同等雨。只一眼,便入了心。烟雨蒙蒙里,那人一身艳俗,眉眼娇媚,却又湛若秋水。
穆然转醒,发现不过襄王一梦。再入梦,着了僧服,只窥见那少女坐在远处,幼子在她膝头撒娇。
忧患深头回见她,(便)是被书扰了清净,(但)见世间趣事良多,然无趣亦多。他在亭中观雨,一人执伞而来,抬伞问,(他)可否一同等雨。只一眼,便入了心。烟雨蒙蒙里,那人一身艳俗,眉眼娇媚,却(又)湛若秋水。
穆然转醒,发现不过襄王一梦。再入梦,着了僧服,只窥见那少女坐在远处,幼子(在) 于她膝头撒娇。
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