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仅几次,分别却无数,小时一意孤行地认定,走的人必是风轻云淡的,到了十八岁,当自己也不得不将最爱的人留在候车室外时,始觉撕裂灵魂的疼痛,从未有轻松的离别,从嚎啕大哭到躲进房间止不住的啜泣到眺望远方的哽咽不能语,我想我还是个孩子,该哭也该闹,而突然之间,我要踏上异乡的路,没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没有泪眼婆娑,如同在三伏天的午后,所有的情绪都是徒劳,都将被无处可逃的闷热蒸发干净。
我的前五次离家,父母总是夜不能寐,而我只能让无数不知该何处安放的情绪悄悄沉落,沉在心里,落在岁月里,而这仿佛已变成离家的一种象征。
只是这一次,母亲没有一路追问我行踪,仿佛设定好的一样,连我这个离开者,都未露一丝异样,仿佛我还在那个小地方,还躺在沙发上,追着无聊又尴尬的言情剧,我陷入了自己的世界,对自己的平静从容感到开心又难过。一连串的爆破声毫无预兆地划破了这元宵夜色的静,也拉回了我的思绪,我看向窗外,硕大的烟花占据了我的整个视线,居民楼比铁轨海拔低上不少,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缤纷的烟花像是在我眼前绽放,一幕一幕美得太不真实,恍若间,故乡,亲人,就在身边,温情流过的岁月就在眼前绽放,我看见了它们最美的姿态,也看见了最美的亲情、最美的团聚。
到了学校,按我一贯做事拖延的性子,收拾个小桌子也要停下来刷上会儿微博。果不其然,我习惯性地以最舒服的姿势坐在椅子上,拿起手机,不带任何目的随意点开一些app,一刹那有什么从我脑海里一闪而过,却在心里留下了持久细微的悲伤气息,仿佛就明白了,不是不想家,是没有从心里接受这个真实的离别,直到这一刻,我身在他乡,却完全以一种在家的心绪,在家的感受去做我在家会无数次重复做的事情,我意识到,人若不对这个世界着迷,自己便也可以愚弄自己,若是着迷了,总会被那些深爱的细枝末叶刺痛。这一刻,我被刺痛着,脑海里是家的模样,是麻木感一过我已不能再拥抱的家,我也清醒着,前路是何方,回首是何处,都无比清楚,也想待时光它慢慢摇,我慢慢熬,总会等来近乡情怯的那一天。
我也想,我可能长不大,也可能已经垂垂老矣,始终像一个孩童般的依恋着家,也始终像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漫长的岁月里,仿佛在家的短暂瞬间,抵过了一生。
我想念那晚的烟花,更想念烟花下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