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要写腊八节的推文,找方向找素材一通大海捞针,可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最后竟连何为闰月也不甚明了了。向我求助,我自信作答:“年份是4的倍数而不是100的倍数或年份是400的倍数就是闰年,2月多一天,就是闰月。”同事秒回:“这个我也懂,可他们说2022年有两个腊月是什么意思?说是叫闰十二月。”
“呃……两个腊月?似乎是农历的领域……闰月是农历的还是…”迅速败下阵来。蓦地又想起自己高中才从小说中偶然得知原来月亮每个月都有盈亏的黑历史,一时间颇感羞愧,于是一撸袖子,倒要查查这闰月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了。
此“闰”非彼“闰”
闰,指余数,也是个形容词,意为偏,有修正补缺之义。
我的自信作答不能说错,公历中,为了人为弥补历法规定的年度天数(365天)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2天)的时间差专门设置了闰年闰月。“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的规则,缘于每4年加一天可以大致对标小数点后时间4年的累计,不过加多了些,每年多算了0.0078天,大概过400年就又会多出3天,因此每400年中还要减少3个闰年。
而同事所说的“闰十二月”与公历中的2月闰月不是一回事,的确是农历中的说法,除了共享闰字,其他并无联系。事实上,农历中的任何一个月都有可能成为闰月。
农历:朔望月、二十四节气与闰月
在月份这一维度上,由于月亮的变化较太阳更易观察,我国古代采用以月亮盈亏为周期的阴历(与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为周期的阳历相对),一个盈亏周期约为29天12小时44分2.9秒,合29.5306天,称为一个“朔望月”(实际计数时,为解决小数点问题,设定为大小月交替,大月30天,小月29天)。算起来,一年约为354天(29.5306×12=354.3672日),比地球公转的365.2422天少10.88,将近11天。
短短11天而已,开始自然觉不出什么区别,但长此以往就很成问题,因为四季的更替因地球绕太阳公转而不是月亮盈亏形成,阳历是一种与自然季节更为稳定对接的历法,阴历则不然,假若X年阴历的2月1日尚能欣赏飘雪,一年后阴历的X+1年2月1日=阳历X年的1月19日,两年后阴历X+2年2月1日=阳历X+1年的1月8日,以此类推,只要17年,阴历的元旦就该在艳阳高照下吃西瓜消暑了。纯粹的阴历计时,顾上了月亮却对不上太阳,无法与自然季节合拍,多少给人时空错乱之感,最重要的是,时令丧失了意义,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古人在阴历中融合了二十四节气的体系,同时增设了闰月的概念。前者反映自然节律变化,指导农耕生产,变相起到阳历的作用(当然不止),后者用以补足月亮和太阳时间差,朔望月+闰月可与四季大致相和,通过这种方式,阴历进化为一种阴阳合历,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农历了。
闰月与二十四节气的合作模式
由于缺得比较多,农历中的闰月“闰”得力度也比较大,数量上一次增加一整个小朔望月(29天),频率上每2~3年就有一次闰月。总体而言,采用19年7闰法,因为19个公历年的总天数与19个农历年加上7个闰月的总天数基本相等[(12×19+7)X29.5306=6939.6910] ≈ [365.2422×19=6939.6018]。这是古人在没有精密仪器和计算公式的情况下观察和记录天体运动并测定的结果,精确度之高令人称奇。
而闰月的设置方法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关。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全年分为24个节气,按历法12个月每月必须有两个节气,前一个叫“节令”,后一个叫“中气”,如同钢琴黑白键相间排列,例如公历2022年1月5日(腊月初三)是小寒,1月20日(腊月十八)是大寒,二者就分别是农历2021年腊月的“节令”和“中气”。
上古时代确立二十四节气依据“斗转星移” ,即北斗七星斗柄旋转的指向变化,追根溯源其实还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因此相邻的两个节令或相邻的两个中气之间,类似阳历平均相隔30.5天,与29.5天的朔望月也就形成了错位,当错位不断累积,便无法保证一个月内有两个节气了。如2020年四月二十八是小满(中气),下一个节令芒种应该是五月十四,但这样一来,下一个中气夏至就会是六月初一,那么五月就只有一个节令而没有中气了。于是历法这样规定:凡是只有节令而没有中气的月份,一律不独立成为一个月,而作为上一个月的附属(副月)——闰月,是哪一个月的附属便称为闰X月。
那么以上的情况就会处理为:芒种不是五月十四,而是闰四月十四,原先的四月后增加了一个闰四月,而夏至成为五月初一,之后的是小暑五月十六,如此修正一番,便又回归了每月两个节气的规律。
同样,在2023年,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二月三十为春分,按理下一个清明应该是三月十五,但如此一来再下一个谷雨将会是四月初一,为了不使清明落单,在原先的二月后增加一个闰二月,清明的日期因此是闰二月十五。
双腊八、双立春
现在似乎可以回答同事在最开始提出的问题了,“2022年有两个十二(腊)月”是同事的误读,其实说的是公历2022年会有两个腊八节,第一个在1月10日,是农历2021年的腊八,第二个在12月30日,是农历2022年的腊八。当然,闰十二月是存在的,不过极为罕见,下一个得是3358年了。
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偶然又看到了另一个关于“双”的说法,2023年是双春年,于是又探究了一番,所谓双春指的是有两个立春,同样是因为阴历与阳历的阴差阳错造成,只不过这回颠倒了一下,是指农历2023年会有两个立春,第一个在正月十四,是公历2023年的立春,第二个在腊月二十五,是公历2024年的立春。
闰土是1879年三月生人?
第一次对“闰”这个字产生印象大概是读鲁迅的《故乡》,“ 闰月生的,五行缺土”,当时自顾自地认为闰土就是2月生人,如今想来可能并非如此,“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 “阿!闰土哥,——你来了?……” 、鲁迅生于1881年、本作以1919年作者返乡的真实经历演绎,综合种种情报,竟可以推断出闰土生于1879年的闰三月了,这场开始得有些莫名的闰月大探索似乎有了奇怪的意义。
“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璀璨文明的宝藏”绝非虚言,这个瑰丽的世界值得更多的探索,解决问题的同时带来的是其他更多的问题,比如公历中为何要把加的那一天放在2月?既然二十四节气已经等同于测算出阳历,为何还要继续使用阴历?天干地支又是怎么回事?就且待下回分解吧(但愿)
P.S.
问:古代劳动人民是否人均掌握观星测算的能力,否则如何获知节气、确定日期?
答:钦天监负责计算,普通民众买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