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的专业算是稀里糊涂选的,在一片“这个好就业”“那个工资高的”的声音中,不知是听到了哪个声音,就定了志愿。等到进了大学,发现像我这样的人还真不少,起码我遇到有谈过此话题的,十有八九都觉得“我不喜欢这个专业,可是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于是就匆忙选了一个。说是匆忙也没错,毕竟从小到大,每个人似乎很少考虑自己以后想做什么的问题,更遑论去尝试,大家都在埋头苦学,冲着同一个目标奋斗:考大学。而到了该考虑此类问题,并急需给出一个答案的时候,只剩下填志愿的短短几天。结果就是变得像我这样,既厌恶现状,又迷茫不知该往哪突破。
最后干脆做兼职,跑社团,泡图书馆,当志愿者等等杂七杂八的的事做了一通,最后发现还是在原地没有动过,索性呆在寝室宅着打游戏,一心等着某天突如其来的醒悟,等待着“原来这就是我想要做的啊”的时刻。只是这种境况,就像芥川在《尾生的信义》里写的:“昼夜过着懵懂如焚的日子,却又一心等待着会有什么奇物降至——犹如尾生薄暮时分在桥下终生等待着不来的情人一样。”
在这样的等待中,日子就波澜不惊地过去了,这时才明白:原来大多数人都会这样蒙着头走过自己的一生,什么都不去想,只是被时间推着往前走。平凡也好,卓越也罢,大多都不是那个人最初的渴望,懵懵懂懂的,就到了这个位置。
这样一想,我好像安心了不少,只是机械地学习生活——生活的惯性居然这么大,一个人,就算收起大多的想法,也能毫无凝滞地跟着生活给出的指令前进——每一刻都有不同的目标等着你完成:升学,就业,晋升,结婚,生子;等到你终于回头,这一生已悄然度过。
这也没什么不好,老辈人常说:“平凡是福。”对他们来说,经历了太多灾难,平凡就是他们最简单的要求。就算是现代人,也会发出“死生之外无大事”的感慨。当然,这些都是最诚挚的经验,甚至祝福,教给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学会满足。只不过偶尔,偶尔,当我停下来的时候,还是不禁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只是,一如既往的,这个问题总是没有答案。不过,应该不需要答案了吧?
就像纪伯伦说的,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成长,只是去修炼;一切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