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探索目标的活动,没有目的的阅读只是完成看这本书的任务,并不能得到你想要的收获,最终变成一种单纯的被动的读书经验或习惯。
读书要设定明确的阅读目的,这样才能明确自己可以从即将阅读的这本书中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看书是为了打发时间?放松心情?那随便什么都可以,只要你喜欢。看书是为了应对某场考试?考试机构发的专业书就足够了。
一天中,什么时候读书比较好呢?
根据自己的习惯,可以在早上,也可以晚上。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精神饱满的时候,阅读更容易记得住。
如何在一本200页或者300页的书中找出它们的干货呢?
回想一下,我们去吃自助餐的时候是怎么样去选食物呢?是把每一样食物都拿一份吗?小伙伴大都会说挑自己喜欢吃的,没有吃过的或挑成本比较贵的。
胃的容量是有限度的,如果一上来就吃一些平时经常吃的或成本比较低的,就没有肚子或者是胃口再去吃自己想去吃想吃的菜了。
阅读也是一样!在一本书中,我们先把感兴趣的、抓住我们眼球的那一部分内容,从书中挑出来。
从目录当中或前言中,把这本书吸引眼球、引起好奇心的关键词把它挑出来。
在读书时,我们可以从书面和目录翻,书面名字以及目录,看一看哪些关键词(名词和动词),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例如看《洋葱阅读法》重要性,七个建议、碎片、阅读的工具、知识体系等等…
把吸引我们,能抓住眼球的关键词拎出来,写在便签条上,这些关键词会在20个以上。
如果把所有的关键词,从头到尾的根据书本中内容去把它读一遍,那么又回到了小时候老师教的逐字逐句的阅读方法了。
逐字逐句的阅读方式会让我们觉得读完一本书有压力,全部读完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一本书重要内容只有5%和10%,这5%和10%的重点就藏在我们找出来的关键词里面。这时候我们要看哪些关键词是我们当下迫切的想去激活它,了解它,知道它背后原理,知道背后逻辑和故事的?把这样的2到3个关键词圈出来。带着好奇心,带着探索的心态,我们去激活。
这个时候,心里不会很有压力,会觉得很好奇很期待,我们再回想我们看书的目的,带着目的、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看书。
有的小伙伴会说,我在阅读的时候感觉到哪都是重点,如果你觉得这本书什么都是重点,也就这意味着这本书没有重点。
联系到工作,当我们把所有的工作都做的一样的时候,其实就没有所谓的重点和亮点。
平时在野外满地都是绿草,这时有一朵小野花迎风摇曳,是不是觉得特别美?
小伙伴们插花的时候,喜欢全部用花材,不用草和叶子,试想手上全部是花的时候,找出最好看的几朵会不会很难?如果放上一两支尤加利立马就眼前一亮了!
红花需要绿叶配,才能有主次!阅读和工作及生活都一样,要主次重点。
怎么才能提升关注力?
参加活动的时候,或者到酒吧里面去玩耍的时候,闹哄哄的各自聊天,背景也非常嘈杂,我们很难听到别人说什么的。但是如果有人喊我们的名字,我们却能听得见,也能反应的过来!为什么别人说话我们听不见,谈我们的名字就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呢?因为我们的大脑对自己特别关心,特别关注的事情,就会有敏感性。
从秋叶大叔写作课中听到的孕妇效应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平时走在大马路上的时候,或者走在身边的时候,不会特别关注到身边的孕妇,当自己是孕妇的时候,走到医院,走到大街上,走到哪里你都会觉得孕妇非常的多。
所以我们借助一些读书工具和方法,在某一个时间段练习阅读,就可以慢慢锻炼出我们的专注力,当我们把一本书的关键词全部拎出来的时候,每次抓出2到3个关键词去读,我们会发现围绕这两三个关键词的内容真的是非常多,我们抓住或者激活关键词背后的内容,这时候记忆会非常深刻。
有小伙伴说我是能够找到我关注的关键词,但是专注力不够。因为读书的时候需要很多的精力,容易打岔或者走神,经常有别的事来干扰。
平时我们可以做一些锻炼专注力的事儿,比如跑步,比如冥想,瑜伽练习的过程当中,放上一段优美的轻音乐,如海浪拍岸的声音,海鸥飞过的声音,小溪流水的声音,轻轻的淡淡的,冥想的时候,什么都不去想,只关注自己的呼吸,跟自己身体对话,关注到身体的每一个变化。
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番茄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去干别的,就专注的看书。因为番茄钟是很难开始一项事情开展的有效工具。
读书有时需要仪式感,可以把手机关上,把电脑关上,把其他干扰我们的事情先放一边,找一个僻静的地方,例如书店。
可以设上时间规定在某一个时间段内,集中精力去做这一件事情。
有的小伙伴说,读完一本书之后我们记不住,经常读了前面就忘了后面,怎么破?
读书完没有记住不用紧张,每个人的记忆力都差不多,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一本好的书至少要读三遍以上,思维导图和PR的笔记就是帮助我们去记忆的好工具。
只有反复的测试练习记忆阅读输出,才能加强这些记忆。
大脑对外外界的输入的信息是有选择性记忆的,大脑对文字偏好不大,特别喜欢简洁的、逻辑强的框架,特别是图片。
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可以提炼重点加入一些个人的观点,再去割了一遍这部分内容,就会发现我们对内容处理三遍之后,这个过程就是对知识点的一个重复,这些内容在我们的头脑里面就深深扎根了。
很多小伙伴都觉得我的学习内化能力很强,学了那么多课程,看了那么多书,每次交流的时候,还能把它说得出来。怎么做到的?其实我用的就是思维导图和PR阅读方法,每次学习完回来,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文字梳理,再整理PPT,文字配上相对应的图片,画上思维导图,想画的漂亮点,所以一份思维导图会画上两遍三遍甚至很多遍。
书中说,好书必须反复读,尤其是特别喜欢的,特别重要内容,特别好的书,都可以读三遍以上。
再通过思维导图的方法及读书笔记输出的方法,读三遍、写三遍、画三遍的话,什么样的内容你都会深深的记在脑子里面了。
其实这些方法可以用小孩子的学习上,尤其语文阅读,预习一篇课文第一遍是记不住的,读的结结巴巴,第二遍的时候会顺畅很多,第三遍的时候就很熟练了。
最好的输入就是输出,学着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大家,这样就会牢牢记住我们学到的知识。
每天早晚刷牙,按时吃饭是我们的生活习惯,我们也可以把阅读变成习惯,过程中我们是不会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去做,而是到了某个固定的时间,就会去做这些固定的、习惯的事情。
每一天早上留5到10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一年起码会阅读16到32本书噢,是不是很期待呢?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喜欢读书的小伙伴可以链接我,在读书的路上,我们一起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