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讲道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以客户为中心”,这一章继续讲华为核心价值观“以奋斗者为本”
1.什么叫奋斗?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的活动,以及在劳动的准备过程中,为充实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都叫奋斗,否则再苦再累也不叫奋斗。以奋斗者为本,其实也是以客户为中心,把为客户服务好的员工,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以及一起分享贡献的喜悦,就是促进客户的力量成长。
2. 1998年,任正非明确提出了狼文化的主张,并且点明了狼性的三大特征,1是敏锐的嗅觉,2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3是群体奋斗,企业要扩张,就必须要有这三大要素。任正非所说的狼性,绝对不是残忍和反人性,而是敏感度,奋斗精神,团队合作,简单来说就是视野,意志和品格。
3.现在华为有18万员工,其中近4万都是外籍员工,什么是连接他们的纽带呢?就是价值观和共同的愿景。
4.很多人都问过,华为为什么不上市,任正非的回答是,科技企业是靠人才推动的,过早上市,就会有一批人变成百万、千万富翁,他们的激情就会衰退,这对华为不是好事。员工年纪轻轻太有钱了,就会变得懒惰,华为也会增长缓慢。华为一直倡导的是,高层要有使命感,中层要有危机感,基层要有饥饿感。对高层要以精神驱动,而不能用物质驱动。而对基层则必须以利益诱惑。
5.任正非的一个观点,小富快跑,暴富就会跌到,不上市就可能称霸世界。这里面有3层意思,1是团队的战斗精神,过多地馅饼会腐蚀一个人,一个组织的活力,会败坏团队的精气神,不上市,也可以有国际标准的薪酬待遇,每年还有可观的奖金和稳定的分红,对团队会形成有益的吸引力。2是决策的可控性,以华为如此分散的股权架构,任何一家资本,都可以对华为轻而易举的形成控制权,所以他现在也没办法上市了。一旦上市,任正非就很难再掌控公司。3是华为人的目标追求,要成为一家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公司。所以他更愿意用10年为目标,去规划自己的未来。而一旦上市,就难免被资本市场牵着鼻子走。
6.任正非推行的“工者有其股”的政策,而华为“以奋斗者为本”的价值观,决定了华为本质上是肯定奋斗者,而不是股东,“工者有其股”仅是激励奋斗者的主要方式之一。
7.任正非强调,如何才能避免企业早死?唯有奋斗。怎么才能激发奋斗者?要靠合理并优异的人力资源机制。在华为,多劳者、贡献者“发财”、“升官”的机制一直坚持的比较好。
8.华为人为何大部分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具有活力呢?背后的动力机制就是“使命感”。但要期待全体人群普遍拥有使用感并不现实,所以华为倡导“高层要有使命感,中层要有危机感,基层要有饥饿感”,对普通员工在进行使命感激发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强调员工的“敬业度”。当年有一份西方报告,分析对工作的敬业程度,中国普遍水平是6%,处于全球最低水平;美国人平均是20%,而谷歌是99%;到了华为这,则给了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