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泉:一则流传于太行山下的民间传奇

在太行山脚,有个宁静质朴的石窝村,村西头住着一位陈姓樵夫。他身世孤苦,打小没了爹娘,靠着乡亲们的接济长大成人。或许是成长于苦难之中,反而孕育出了他一颗至善至纯的菩萨心肠。平日里,哪怕是瞧见蚂蚁艰难地攀爬,他都会小心翼翼地绕行,生怕惊扰了这些微小的生命;偶遇受伤的山雀,他定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捧回家中悉心照料,直至伤愈,再放归山林。面对乡亲们善意的调侃,说他太过痴傻,他也只是挠挠头,露出憨厚的笑容,喃喃道:“万物皆是这山里的灵物,咱们靠山吃山,可不得护着些。”

然而,这一年的春天,石窝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旱灾。整整三个月,天空未曾落下一滴雨,村里的田地干裂纵横,麦苗早已蔫黄枯萎,如同毫无生气的草绳耷拉在田埂之上。就连平日里供全村人取水的老井,也渐渐干涸见底,村民们的生活陷入了绝境。

这天清晨,天还未亮,陈樵夫便背起竹篓,怀着满心的忧虑走进大山,期望能寻觅到一些耐旱的山菜,以解燃眉之急。当他行至鹰嘴崖下时,一阵微弱的呜咽声隐隐传来,他心头一紧,赶忙顺着声音的方向拨开杂乱的草丛。只见一只白鹿卧在荆棘丛中,痛苦地挣扎着,仔细一看,原来是它的左前蹄被捕兽夹紧紧夹住,伤口处鲜血淋漓,染红了周边的草地。

“这可真是作孽啊!”陈樵夫面露不忍,口中轻声念叨着。他迅速解下腰间的布带,小心翼翼地凑近白鹿,试图解开那要命的铁夹。神奇的是,白鹿似乎感受到了他的善意,并未有丝毫反抗,只是用那双水汪汪、满含痛苦与哀求的眼睛,静静地望着他。陈樵夫费了好大一番功夫,终于成功取下铁夹,又赶忙从背篓里找出草药,仔细地为白鹿包扎伤口,还砍了根树枝,为它做成简易拐杖,绑在受伤的腿上,轻声安抚道:“小家伙,莫要害怕,先忍一忍,等伤好了,你就回山林快活去吧。”白鹿似通人性,竟微微低头,亲昵地蹭了蹭他的手心,仿佛在向他致谢。

三日后的清晨,陈樵夫像往常一样进山。走着走着,忽然,那只白鹿从弥漫的晨雾中现身,嘴里还衔着一朵蓝莹莹、散发着奇异光芒的小花。没等陈樵夫回过神来,白鹿转身就跑,跑几步便回头张望,眼神中满是示意他跟上的意味。陈樵夫满心疑惑,犹豫片刻后,还是决定跟着白鹿一探究竟。在白鹿的引领下,他走进了一片从未涉足过的幽深谷地。只见四周群山环抱,谷底正中央有一汪清泉,泉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细碎的银光。泉水漫过青石板,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咚声,仿佛在奏响一曲神秘的乐章。岸边,密密麻麻地开满了那种蓝莹莹的奇异小花,微风拂过,花海摇曳,如梦如幻。

“难道是遇上仙泉了?”陈樵夫不禁暗自思忖,他满心好奇,正要俯身捧起泉水品尝,身后却突然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他蓦然回首,只见一位身着白衣的姑娘亭亭玉立在月光之下,她的发间别着那朵熟悉的蓝花,面容清丽脱俗,宛如仙子下凡。姑娘盈盈下拜,轻声说道:“恩公莫怕,我便是太行水泽的司泉仙,前些日子贪玩,不慎被捕兽夹所伤,幸得恩公出手相救。”说罢,她抬手轻轻一指那汪清泉,“此乃灵泉,可解人间旱情。但恩公需谨记,只可用这随身的葫芦取三葫芦泉水带回村里,切不可贪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陈樵夫听闻大喜过望,忙不迭地掏出一直挂在腰间的葫芦。可一看之下,他不禁面露难色,这葫芦不过拳头大小,能装的水实在有限。他忍不住开口说道:“姑娘,这葫芦装的水怕是不够全村人喝啊,您看能不能……”仙子微微摇头,轻叹一声道:“灵泉虽有神奇之力,能解一时之渴,却也最能考验人心。若人心贪得无厌,妄图多取,泉水便会即刻枯竭。恩公只需依言而行,定能解村里旱情。”陈樵夫虽心中仍有诸多不解,但看着仙子郑重的神情,还是将“不可贪心”四个字牢牢铭记在心,依言装满了三葫芦泉水,便准备告辞离去。

陈樵夫怀揣着三葫芦泉水回到村里,消息瞬间传遍全村,乡亲们纷纷围拢过来。有人眼尖,看到那小小的葫芦,立刻叫嚷起来:“老陈啊,你这葫芦能装多少水?咱全村人可都指望着这救命水呢,你再去多装些吧,这泉水看着就甜滋滋的,多存点总归是好事。”也有人在一旁小声嘀咕:“怕是他自己想留着慢慢用,故意不多装,也太自私了些。”面对乡亲们的七嘴八舌,陈樵夫只是平静地摇了摇头,他默不作声地带着大家来到村口那棵古老的槐树下,将三葫芦泉水缓缓倒入石槽之中。

就在泉水触碰到石槽底部的瞬间,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原本干涸的石槽里,突然咕嘟咕嘟冒出了无数水泡,紧接着,清澈的泉水如同被唤醒的巨龙,汹涌而出,不多时便汇聚成了一个不小的水池,足够全村人取用。乡亲们见状,顿时惊得目瞪口呆,随后爆发出一阵欢呼雀跃之声,纷纷对陈樵夫投以感激与敬佩的目光。

当晚,陈樵夫躺在床上,刚一闭眼,便见那司泉仙姑娘袅袅婷婷地走进梦中,轻声说道:“恩公,可知昨日若你多装一葫芦,灵泉便会枯竭?这世间之事,往往如此,人心一旦被贪念填满,哪怕再好的福气,也会如沙漏中的沙子一般,一点点漏光。”陈樵夫猛地惊醒,回想起白天的种种,心中豁然开朗,原来那看似简单的三葫芦水,考验的正是人的知足之心。

从那以后,石窝村的人便将这眼新出现的泉水命名为“白鹿泉”。每逢干旱时节,泉水便会泛起幽蓝的光泽,仿佛在无声地提醒着人们:莫要贪心,心怀敬畏。

时至今日,若你走进太行深山之中,在那片静谧的谷地,蓝花盛开的季节,偶尔还能捕捉到一抹神秘的白影在泉边一闪而过。村里的老人们都说,那是司泉仙依旧在默默守护着山林,守护着那些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心怀敬畏的人们。而陈樵夫的故事,也如同这永不干涸的白鹿泉一般,在石窝村以及周边的山村里代代相传,化作了人们心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时刻告诫着后人:万物有灵,唯有敬畏自然、懂得知足,方能收获长久的福气与安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