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特别不敏锐的人,没有悟性,这点在我看书的时候才渐渐体现出来。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将了凡四训看了一百五十九遍,宏观角度的看这本书,我也只能领会到行善积德这四个字。好像行善积德并不是什么太深奥的道理,对应普通人都应该了解。于是,于老和尚讲的,这本书是真宝,更是无从领会。也从这本书里看出过很多烦恼来。但这种烦恼只是暂时的,更多的是一种超越语言的醇厚感。像是滋润了心灵深处的寂寞和枯燥,一遍遍的阅读就是一遍遍的熏习了凡先生治学的功夫,于我受益匪浅。
这种顿还表现在我看了这许多遍了凡四训,也没有将袁了凡先生的生平,其他的书籍看遍,仅仅停留在了凡四训的小框框里,我想,多了解了凡先生的生平会对理解这本书有好处。但是我行动力太差,期望以后有同好能分享。
在一篇网页上讲过,了凡先生是医学世家,我没有做过考证,姑且听之。了凡先生在一开始就写,他的父亲早逝,母亲一个人养他,并且希望他弃文学医,还说这也是他父亲生前很久就有的心愿。
这段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第一个方面可以看出古人的一种务实的精神。相比较现在人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求未来,古人对一个人自立方面的要求更看重。学医可以维持生活,可以济世利人,这是了凡先生的母亲对于一个成年人的要求,很务实,比起去考科举,学医更能看到出路。
做父母的这种想法其实和我们现在的父母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个好大学的心情是一样的,都是最大限度的为孩子考虑。古人用的方法更合适,更利于一个人的成长,因为学业只是一个人的一部分,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之路是很漫长的,很多东西都需要我们去平衡,过度的追求学业反而让人失去了成长的独立性。很难想象一个家里需要顶梁柱站出来给予经济支持时,家人还砸锅卖铁的供他读书的孩子的心里历程,这样的孩子往往都很脆弱,因为他身上背负了太多的东西了,家人的梦想,责任,自己的青春年华,都在这本书里了,一旦从书中找不到黄金屋,看不到颜如玉,他们就会产生很多负面的情绪,这种情绪得不到纾解,自然就引发了悲剧。这样的例子还少吗?我们嘲笑古人范进中举,却看不到今人的大学生一跳,二跳,三跳,跳跳都是亲者痛,这里是没有仇者的。因为整个社会都在为他们悲伤。
了凡先生的母亲对了凡先生的教育其实是很成功的,从文字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来,了凡先生是一个很孝顺的人,他在人生的大事上是听他母亲的,他母亲呢,是顺着他父亲的想法。很多人认为女性的顺从是一种“卑弱”的体现,其实并不是这样,这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坤道的解读。坤道不是说单单指女性,用易经的方式解读职场文化的话,作为下属的站位就是坤道的,讲究服从,讲究坚忍。
这一套文化好不好呢?我认为是很好的,以前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后来看到了曾仕强老先生讲的《教做中国女人》,就讲了这一套道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看。至少这一套中国的文化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女性温柔的特质,在一个家中男人有决断,女性很温柔,家里就不容易吵架,孩子既可以在父亲的身上学到男性阳刚的一面,也可以从母亲身上看到处理问题要善于用“弱”的力量。这样他的人生观才是完整的。这并不是讲女性在家庭里要服从男性,不是这样,相反,在家庭生活里,一个聪明的先生是将这一切都交给女性来处理的,尊重女性,有一个可以放心的知心人将家庭的重担接过,两个人同心协力的建造美好的家庭不是很好吗?我讲的温柔更多的是侧重于一种方式方法。这种方式方法一方面是分工合作,比如了凡先生的母亲,在漫长的古代,女性是没有权利去工作的,那么关于孩子的前途,了凡先生的父亲对此的态度看法应该会更适合,了凡先生的母亲就选用了他父亲的看法。如果是家庭里吃什么穿什么,我想,了凡先生的母亲会有绝对的权利的。这种温柔另一方面指的是以女性为主导的家庭环境的创造。女性在家庭的时间比较多,更擅长调节气氛,一个家庭环境幸福不幸福主要还是靠家庭的女主人。如果女主人和男主人夫妻同心,有一个美好的家庭,那么孩子也相对来讲比较好教。
就像了凡先生的家庭,我们可以从了凡先生的母亲期待他去学医的原因中看出,她是非常的尊重他父亲的看法的,那么您作为一个读者您会怎么看着里面的夫妻关系,一个人去世了,还健在的那一方很希望儿子能够继承对方的遗志,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他们的夫妻关系是不错的,是比较和谐的,了凡先生就生活在这样一种和谐的家庭关系里长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