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很怕与人交流的人。
当下对这一类人有一个统一的称呼:社恐人。
社交恐惧症。
完美的概括了我的性格。
在我父母的眼中,我高冷,不喜欢客人讲话。时时刻刻都以一副黑脸示人。即使在亲友团聚的时刻,也是摆着一张臭脸。见了人不懂得打招呼,不懂得问家长里短。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不会和人打交道。
鉴于我在外闯荡了十二年之久,因此也被我父母认为不行。
我自己也觉得自己不行。
换一个环境,或者和初次见到的人共事,我心里会有很大的负担。会认真考虑怎么才能融入新环境或者如何才能和新人熟悉。
但是往往是自己想了很久的方法事到临头了却没有勇气去实施,只能被动的和同事进行沟通。时间久了熟络了就会变得很亲切。换个地方后又会重复上述过程。
而且在我的意识中,感觉和人交流比杀了我还让我难受。
特别是那些客套,嘘寒问暖。我实在是觉得这些问候很多余。当时这就会被村里人和我的父母认为我清高,不懂礼数。
马上今天晚上就有一个重要的聚会。
我的一个堂哥的孩子过生日,我要去吃席。
但是会七大姑八大姨的都会来吃席。
但是会该怎么办啊!
这不,还没走呢,我妈就催促我把胡子刮一刮,把脸洗干净。见了亲戚要主动靠行去问候,还有积极的和他们聊天。
见我没有反应。我妈就提前给我打了预防药:到时候礼数不周的话小心挨骂。
我赶忙一边洗脸一边陪着笑:哪敢啊。咱是社会主义好青年,不会做那种无礼之事的。
我妈颇为满意我的表忠心。点点头去收拾其他事情了。
由于家里还没车,吃席的地方又比较远,所以我爸提前和他的外甥沟通,让他先来接我们一家三口。
过来大爷三十分钟,车便到了。从车上依次跳下三个大汉。
走在第一个以及最后的我都认识,但是走在中间的我却脸盲想不起是谁了。
就在我努力想要赶快认清楚这是谁时,我妈给了我一个白眼,告诉我要好好打招呼。
我这就有点犯难了。这次怕是要出丑啊。
最前和最后的我都叫哥。这中间的虽然不认识,但是跟着一起来的,叫哥准没错。
我欺骗着自己,错不了的。
等三人进到家里,我脸上挂着自认爽朗的笑容迎了上去,一口一个哥的叫的那叫一个亲切。
令我意外的是,三个人都回应了我。靠猜竟然也能蒙对,看来今天得买一注彩票了。
我的表现我妈我爸都感到诧异。问我怎么认得中间的这个是你三哥。
原来是三哥啊。我心下劫后余生的心想。但是脸上却显出淡然的神态,嘴上很轻蔑的说早年见过。这些亲戚我都过目不忘的。
这个逼格十足的回答让我的三哥很高兴。也让我父母对我刮目相看,一脸欣慰的样子。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是我瞎猫碰上死耗子,踩到了狗屎运。
话不多说,正事要紧。我们一行6人各自寒暄了几句后,便坐上了我哥的车,出发前往目的地。
但是在中途需要接其他的亲戚。所以很是钻了不少拐弯抹角的小巷子。核定载客量8人的面包车最终挤上了十个人。
我因为胖的缘故,享受了超辈分待遇,独自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其他人挤在车的后面,就这么像沙丁鱼罐头似的一路颠沛。
好在距离并不远。不多时候,我们便到达了目的地。
此时门口有不少我堂哥家的迎客人员。我看着门口乌泱泱的人,心里打起来退堂鼓。
我该怎么下车?先迈左腿还是先迈右腿?见到第一个人该说啥?见到我堂哥该说啥,见到我大伯该说啥?见到我嫂子该说啥?万一我说了他们没听到我要不要再说一遍?这样会不会尴尬?
就在我思考着无数可能的时候,不成想我已经被同车前来的人们裹挟着走了进去。等到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走到了宴会厅里面。我都不知道有没有和门口迎客的亲戚打没打招呼,说了些啥。
不过这也给了我一个启发:整个宴会期间,我都可以和其他人一起去蒙混过关。
妙啊。真实天才的想法。然而也是社恐人的垂死挣扎而已。
就在我自以为万无一失的时候,我不知道,大型的社死现场正在向我急速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