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诸神的恩宠
《海蒂和爷爷》是根据瑞士儿童文学作家约翰娜·斯比丽的小说《海蒂》改编的儿童电影。今年5月中旬,影片在国内上映后,好评如潮,目前豆瓣评分高达9.1。
电影中,有一处情节很耐人寻味。海蒂被姨妈送往贵族小姐克拉拉家当伴读。克拉拉的母亲很早就过世了,而她的父亲常年在外出差,家里的大小事务都交由女管家海腾梅尔打理。
海腾梅尔严肃古板,成天不苟言笑,和别人说话时,永远是居高临下的姿态(对主人会换成谦卑的口气)。第一眼看到海蒂时,她就很不喜欢海蒂,但克拉拉很喜欢海蒂,无奈之下,她只得把海蒂留下。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向海蒂宣布了一大堆规矩,比如吃饭时不许说话,平时不准大声说话,做任何事都按遵照时间表,不许私自外出等等。海蒂过惯了自由生活,哪见过这种阵势,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变成了笼中鸟。一段时间后,由于实在受不了这些繁文缛节,海蒂决定“大罢工”。是的,她要回爷爷家。
海腾梅尔得知后,在楼道里截住了海蒂。她抓住海蒂的胳膊,凶巴巴地说:“我都希望自己能在这里长大,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别小看这句话,它虽然很短,信息量却很大。
这句话里透露出了两个意思。“我都希望自己在这里长大”,说明海腾梅尔自己的原生家庭并不富裕;“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潜台词是,你那么穷,能在这种家庭成长,你应该感恩戴德才对。
看来,海腾梅尔自己也是苦出身。按理说,像这种情况,她应该更理解和同情海蒂,然而事实却恰好相反。在所有人里,就数她对海蒂最严厉。海腾梅尔以为,严厉教育把海蒂培养成淑女。但她错了,在她的严厉管教下,海蒂非但没能变成淑女,反而由于心理压力太大,每天半夜都在梦游。
01活力是快乐之源,丧失活力,意味着丢失快乐
海腾梅尔对主人谄媚,对仆人凶悍,有点双面人格气质。她小时候有过怎样的经历呢?电影里没有讲,我也不敢妄加推测。
但我想,她能成为克拉拉家女管家,一定付出了很多代价。所以,当得知海蒂和克拉拉失踪后(其实是海蒂带克拉拉去外面散心),她才会惊慌失措,第一反应就是,这可怎么向克拉拉的爸爸交代?!看得出,她很珍惜这份工作,不想被辞退。
客观地说,海腾梅尔是一位很尽力的管家。克拉拉家在她的管理下,凡事都显得井井有条。但我们也发现,海腾梅尔虽然尽力了,却没有尽“心”。克拉拉家一切都很好,唯独缺少了最重要的一样东西——快乐!
在这个家里,规矩实在太多,人人如履薄冰。而海腾梅尔呢,就像一根看不见的钢丝绳。每个走进克拉拉家的人,都会被这根钢丝绳紧紧缚住,几乎窒息。生活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下,谁又高兴得起来呢。
再看海蒂,虽然出生贫寒,但身心自由,她善良纯真的天性从未受到压抑。来到克拉拉家后,每个接近她的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她的活力。而这,正是克拉拉家最缺乏的东西。除了海腾梅尔外,每个人都打心底喜欢海蒂,海蒂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大家。
活力是生命之源。克拉拉一家住豪宅吃大餐,却个个活得像木偶。小小的海蒂,什么都没有,却活力四射,对生活充满热情。这种对比颇耐人寻味。一个丧失活力的人,不可能幸福。克拉拉家的一大堆规矩,让每个家庭成员都失去了活力。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成年人都不会开心,更别说孩子了。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的潜能的生产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真正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海腾梅尔时时刻刻都盯着海蒂,不容许她犯一个错。这种管教方式,本质上就是操纵,会扼杀儿童创造力。海蒂天性自由,无法接受这种管教方式,所以才会奋起反抗。
教育专家尹建莉认为,每个孩子天生本就不同,应该允许这种差异存在。正是这种差异性,构成了人的丰富性。人无完人,孩子们在生活细节上有些马虎,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就应该对他们包容一些,不要总揪住小毛病不放。尹建莉老师的这种观点,也正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核心。
02蒙台梭利教学法: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让生命自由发展
海蒂在阿尔卑斯山自由成长,过得无比快乐。但自从来到克拉拉家后,她的笑容越来越少,心情也越来越糟。究其原因,是因为克拉拉家规矩太多,氛围压抑。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莉亚·蒙台梭利认为,成人应该敬畏儿童,家长和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儿童的生命活力,让儿童自由发展。依据这种教育理念,20世纪初,蒙台梭利独立创立一套教学法。后来,蒙台梭利教学法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幼儿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蒙台梭利教学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语言教育等。
1907 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了一批 3至 6岁的儿童,并运用蒙台梭利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令人震惊。几年后,当初那些资质普通的、出生贫寒的儿童,个个都变得聪明自信、且富有教养。很快,蒙台梭利教学法就轰动了整个欧洲。这种独特的幼儿教学法,深刻地影响着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所以《西方教育史》称,蒙台梭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
蒙台梭利认为,童年是个性形成最重要时期。而幼儿教育应该以感官基础,以思考为过程,以自由为目的。她很反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认为那种教育太过僵化,禁锢了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蒙台梭利看来,严厉教育只会破坏儿童的天性,对儿童成长极为不利。正确的教育方式是,能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及擅长领域,进一步激发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不需要大人的刻意教育,事实上,每个儿童都能够自我教育。因此,蒙台梭利主张给儿童自由活动权。她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儿童能够学会自立自强,同时也能学会尊重他人。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精髓是:尊重儿童天性,给儿童爱和自由,让他们自然成长。家长和老师应当尊重儿童天性,为儿童自我发展提供条件和营造氛围,并不断完善自己,做儿童自我教育的榜样。
蒙台梭利说:“人类的高贵来自于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的复制品。”的确,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可比性。在《海蒂和爷爷》的后半段,克拉拉的奶奶曾和海蒂进行了一次长谈。奶奶鼓励海蒂说,你喜欢什么,就大胆去做,不要管别人会说什么。奶奶对海蒂既有爱,又包容,这种教育理念正是蒙特梭利教学法的精髓所在。
03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前段时间,北大吴谢宇案再次轰动全国。面对吴谢宇这个高智商的罪犯,许多人却恨不起来。了解完他的成长经历后,人们发现,吴谢宇的母亲控制欲极强,事事要强,吴谢宇从小到大对母亲言听计从,而他的内心其实一直都很压抑。当压抑情绪大到让他无法承受时,最终他选择了向母亲举起屠刀。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吴谢宇属于后者,他不仅没能治愈童年,还把自己的大好前程都葬送了,实在令人惋惜。而《海蒂和爷爷》里,海蒂则是那个被童年治愈的人。重获自由后,她不仅帮助了皮特一家,还间接地让克拉拉恢复了行走能力。经历过重重苦难后,海蒂依然天真烂漫,因为她心中有爱和自由。
有人可能会说,那是电影,生活中哪有像海蒂那样的孩子?你别说,还真有。澳大利亚人尼克· 胡哲就是一个男版海蒂。但他比海蒂更不幸,他天生没有四肢,只有一只畸形的小脚。幸运的是,他父母从未放弃对他的教育。
胡哲的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护士。在他六岁时,父亲教他如何用小脚打字,母亲则为他发明了一个塑料装置,好让他学会用小脚写字。八岁时,父母把他送入小学。由于身体残疾,胡哲在学校饱受同学的欺侮。年幼的胡哲受不了这些侮辱,一度曾想自杀,但最终在父母的关爱下,他凭借非凡的意志,坚强地活了下来。
19岁时,胡哲打电话给学校,推销自己的演讲。在被拒绝52次之后,他终于获得了一个5分钟的演讲机会,和50美元的报酬。从此,他走上了职业演讲的道路。2005年,胡哲荣获“澳大利亚年度青年”。2010年,他出版了自传《人生不设限》。两年后,他和一个日本女孩组建了家庭。次年,他们的儿子诞生。
对人来说,比身体残疾更可怕的,是心灵残疾。胡哲虽然身体残疾,但他的心灵却比许多人更健康。他的成功得益于父母的爱和鼓励,以及他自身的自强不息。正是因为心中有爱和自由,胡哲才有勇气和命运搏斗,并最终成为人生赢家。
胡哲的经历激励着全球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千百万人,给正处在困境中的人们以巨大的勇气和信心。在胡哲自己看来,所有的痛苦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人们不要把困境看作是苦难,相反,应该把它们当做是自身成长的机会。
童年,是人一生的缩影,童年也能奠定一个人的性格底色。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童年创伤,而很多人一生都受制于童年创伤,纠结于过去,无法活在当下。这其实是对生命的巨大浪费。
精神成长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童年创伤不该成为阻碍我们精神成长的枷锁。说到底,给我们带来痛苦的人,是我们自己;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人,也是我们自己。到底是选择痛苦还是快乐,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人的一生总会遭遇很多挫折,而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自我疗愈能力。《海蒂和爷爷》是一部优秀的教育电影,看完这部影片后,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治愈自己童年创伤的那片创可贴。愿我们都能像海蒂一样,拥有爱人的勇气和被爱的魅力,永怀赤子之心,每一刻都活在当下。
【今日互动话题】人人皆有童年创伤。关于童年创伤,你有哪些话想说?欢迎关注作者、留言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