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走进食堂,我都会陷入一个终极的哲学问题中:到底吃啥?
按理说,食堂中的饭菜丰富多样,时不时的还会推出新的菜品。但即使这样,我也会犹豫好久,最后还是会选择自己熟悉的菜吃。
其实一开始的我并不是这样的。刚开始去食堂吃饭,我满是充满了期待。盖饭、锅仔、小笼包,什么都觉得新鲜,什么都想尝试一下。看着食物刚出锅时向上飘荡的热气,以及被保温灯照射后金光闪闪的模样,我就垂涎三尺,恨不得马上大快朵颐。我夹起一只油炸大虾,咬了一口,在口中细细咀嚼。可惜,在嘴里弥散开的,并不是油炸后酥脆的香味,而是海鲜特有的腥味。看着盘子中的虾,我沉默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我叹了口气,端着餐盘去了收残处。那段期间,我试了很多种新菜,最后只留下了几道菜作为每天充饥的食粮。
我吃饭的选择越来越固定,以至于后面再出什么新品,我也基本不会去尝试了。对我来说,我实在是不敢承担尝试新菜的后果。毕竟,如果没选对菜,除了浪费钱,还要忍饥挨饿,对之后的学习工作都会造成影响。
除此之外,当我和朋友出去玩的时候,我们吃饭的选择也更多的会集中于麦当劳,肯德基,火锅,而像自助,炒菜馆这种,除非是特地去探店,不然一般不会列入我们的选择列表中。
毕竟,对于食物来说,它最大的作用在于充饥,而选择就意味着不确定性,就类似于一种盲盒体验。选的好,我们可以得到美味和饱腹的双重满足,而选的不好,甚至连充饥都做不到。尤其是在学习工作繁忙时,这种选择上的失败会有很大的代价。所以,人们在吃饭的选择上越来越趋向于保守,就会陷入“老几样都吃腻了,要不要换个新的吃一吃?”“要是新菜不好吃怎么办?”的纠结状态。
既然如此,只有扩大平时喜爱菜品的范围才能减少选择的难度,而扩大食物选择的方法就只有努力尝试新菜品。这似乎陷入了一个闭环。但我们其实可以减少尝试新菜品的带来的损失,比如在时间充沛的休息日约上好友探店去吃点不一样的,即使没有吃的很好,也可以再找自己熟悉的店家填饱肚子。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寻求收获,终有一天,我们也能将自己喜爱的菜单丰富起来,摆脱吃饭选择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