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美女老师家里上课,到下课时间了,后面一节课的学生来了。老师从窗户望出去看见那个孩子的身影,就告诉我们”这个孩子是所有学生中最乖的一个“。美女老师总是用她学生的故事来激励我们:哪个学生获得州竞赛前三名啊,哪批学生参加什么比赛得满分了,哪个学生考试得了很好的成绩了......所以我们总觉得美女老师的学生们特别牛,当然也有不咋地的,比如猫猫头。
在美女老师那里听的最多的就是导师的牛娃儿子的故事,倒不是因为她知道我们认识导师才说的。很久以前我们都不知道谁是谁的时候她就说了很多这个牛娃的故事:
故事一:牛娃跟着美女老师从下午一点学习到晚上十点,只做了一道题目,一道论证题反复做了六遍。(我们抓的重点是:居然可以在美女老师家学习10个小时,我们也要死皮赖脸混在她家啊!)
故事二:牛娃从来不打游戏,他为人很功利,觉得打游戏纯粹浪费时间。
故事三:牛娃高中的时候炒比特币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故事四:牛娃考进M.I.T.
故事五(最近才知道的):牛娃获得全面数学竞赛第一名,满分,直接进白宫接见奥巴马。
这些故事我一个都没有从导师那里听说。我问她了,她才很低调地讲一点点,完全没有任何自豪得意炫耀和骄傲的意思。我说”老师,您这些都不说出去给别人听,你怎么给自己打广告啊?“
我们再回过来说美女老师那个最乖的孩子哈,老师说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说不能打游戏就不打游戏,布置多少功课就一定可以完成,是她唯一的一个可以把作业全部完成的孩子。(我一直以为猫猫头也是啊。)这个九年级的孩子就是神一般存在的”别人家的孩子“。
我不知道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但是我知道导师为了自己的孩子花了大量的心血。是常人所做不到的。
所以当猫猫头不能成为那个”乖宝宝“的时候,我只能立志成为我们导师般的人物,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为什么说到这些?最近有感而发。
学生们不能完成作业,家长的反应居然是”你自己去跟老师说“!
你孩子跟我说了有半毛钱的用啊!我能打她吗?我能板着脸骂你们家孩子吗?我也只能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不要紧,回家补起来哈。“
美女老师在我们面前树立其他学生的好榜样,对于我们的结果,要么就是封为楷模,迎头赶上,要么就是从此沉沦:”反正我们不是那块料。“我们不是数学竞赛的料,我们不是进高大上乐团的料,我们不是搞体育比赛的料,我们不是画画的料......到最后我们连把最起码的数学和英语学好的这块料都成不了了。
家长的责任就是不把这样的”皮球“踢给老师。我们不说个人的其他爱好,你可能是因为别人这样做你也效仿,但是基础科目的学习就必须重视。我作为一个课外老师,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皮球“,那么学校老师呢?可能吗?分数就这么出来了!
这不是什么“培养孩子自主性”的借口。你不重视这门学科,你的孩子就加倍表现出来。完成作业是最起码的尊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