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 随笔编号1788
今天是元旦,2020年的第一天,我仍旧继续我的计划,慢慢的把对精神分析的理解变成文字,让更多的人知晓这一心理学流派是如何看待我们的日常和异常,在更多的角度去理解自己和他人。
(弗洛伊德在维也纳的心理诊所)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结构犹如地壳结构一般,分成三个层次,最底层的是“本我”(英文id),是先于意识以及意识中的“我”而存在,由此id全部浸没在潜意识之中,无法被个体所觉察而又左右着个体的行为。也有人把id比喻成一辆车的发动机。
紧接着id的就是“自我”(英文ego),是个体在潜意识和意识中为了适应环境满足id的心智部分,也就是说ego有时候是可以被我们觉察到的,比如当面对责问的时候,我们撒个谎......,我们因为撒谎而内心惴惴不安,不自觉的会安慰自己,“没有事情的,谁还不撒个谎。”或者“我也是被逼迫的呀,如果他不那么凶,我也不会撒谎呀。”再者“只要过了这段时间,大家都会忘记的......”当然这种内心对话是一瞬而过,很轻易的就逃过了我们的意识,甚至有时候我们都没有内心对话,通过一些其他方式来安慰自己,比如自从撒谎之后在交往中和对方会特别热情等等,你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这样,那这些都是意识到的或者前意识中的ego在发挥功能。所以有人讲ego比喻成汽车的驾驶系统。
在ego之上的就是超我(英文superego),superego是由一个人内化的道德律和理想两部分组成,道德律更多的身处环境中文化的要求,是一些列的必须做和禁止做的条律准则,是个体组织个人生活时常常表达的“做人准则”,作为一种文化中的一份子,如果想和同种文化背景中的其他个体进行有效的配合连接,那么遵守共同的道德律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而superego中的理想部分则是个人自由选择的部分,对于个体来说具有强大的号召力。superego同样和ego一样,部分在潜意识中部分在意识中,相比ego而言,superego在潜意识中的部分更少一些,superego更多的在前意识和意识之中。毕竟一个人在思考和行动的时候,满脑子飞舞的“应该”还是能够被清晰的意识到。比如当撒谎后会内心慌慌,为什么呢?就是因为superego在发挥它的作用,“人不应该撒谎,撒谎是不对的。”虽然这条准则在哲学上的基础还找不到,在伦理学上仍旧是一个约定俗成,可就是绝大部分人遵照这个信条。有没有撒谎后没有内心冲突的人呢?有!那就要将超我减弱,所以丧心病狂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二战期间就找来很小的孩子进行严格残酷的训练,在很小的时候就训练这些5—6岁的孩子杀人技巧以及间谍技术,所以才有了臭名昭著的日本特务。所以,有人讲superego比喻成汽车的警报系统和行车路线导航。
我们的创造
有人说每一次技术的革新和发展都是基于“懒人”的发明,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如此,因为“懒”是本我id一种诉求,如何最大可能保存自己的能量而用以更重要的事情,这是一种生物本能。我们看到现代生活中便捷的各种发明创造,背后就是人类id中生物本能之“经济原则”的体现。经济原则指的是在任何活动中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一次我看到一种非常奇特的毛笔,竟然笔管中可以灌墨,而且装墨汁的瓶子设计也很独特,就像一个注射器。只需要将装墨汁的瓶子顶住毛笔的笔杆尾端,有一个可以通过顶针打开的机关,墨汁就被导流进入笔管。这样的毛笔使用起来要比古人时代的毛笔方便很多。再比如,我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种很有意识的水杯,杯子大小与一般保温杯无异,底部却别有洞天,原来是可以插电用作烧水器的保温杯,这方便了旅行时想喝开水或者需要冲饮。
我这里不是为这些新型产品做广告,更不是卖弄自己对新鲜事物的知识,而想说明的是精神分析人格理论是一种可以分析人类各种活动的理论。分析的目的不是纯粹的智力游戏,犹如我们学习数学并不是简单的像培根说的那样作为思维的体操,而是学以致用。
在传统育儿经验里就有这样一种观点,“小时候调皮的孩子长大有出息”,小时候调皮时能够有父母家人正确的引导,就不会对孩子id中原始驱力过度的压抑,这部分力量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被后续的各种教育引导成为一个人的创造力。
三岁孩子坐在屋里一遍又一遍的学字词,这是严重违反人格发展规律的,这个时候应该鼓励孩子大量的潜意识表达,鼓励小朋友们id的充分表达。这个年龄的孩子就是要涂鸦,就是要蹦跳,就是要大量的使用非逻辑性语言,就是要给予大量的时间进行躯体式表达。现在弄反了,幼儿园、小学拼命学,到了大学开始鼓励大孩子们去各种的表达和创作。唉~~~
如果回到家里,发现孩子在墙上乱写乱画,如果孩子放学了,发现课本上都是涂画和表情包,怎么办?(当然看孩子年龄,一般9岁前,青春期前)
“爸爸,妈妈觉得你的作品非常棒,你看......(点出孩子的创造性部分,不要告诉孩子父母希望他画什么,只是作为欣赏者、发现者)。如果你能够在本子上进行这些绘画就更好了,因为这样我们可以把这些画分享给其它的小朋友/同学来观看。”这是针对在墙上涂鸦的孩子。一面墙再油漆一遍是可以用金钱衡量的,而父母愤怒的训斥可能造成孩子对来自id本能性潜意识表达的惧怕,将会延伸到成年,反映为机械条理缺乏创造性。
“爸爸,妈妈看到你对课本的装扮很有特点。你在做这些图画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呢?我觉得你的绘画很有特点,把这样的绘画搬到画本上吧,我们优中选优可以装裱一部分哦”因为孩子的年龄小,ego还不足够强大,这时候父母可以提供引导力,将id的本能释放以更好的途径投注。怒吼的结果可能是在孩子害怕在课本上涂鸦的同时也害怕了课本。
我们的“退缩”
一个孩子因为一次作业没有交,被老师找来谈话后,开始有意识的躲避这个老师。从人格结构上看,这个孩子可能基于来自id的恐惧或者来自superego的羞耻感,这要与孩子进行详细的沟通了解,而行为表现就是ego采取的降低内心痛苦和不良体验的办法——回避。这种回避虽然可以被孩子在意识中觉察到,但是发生在潜意识中的就是因为恐惧或者是羞耻,让自己退行到了婴儿期,在婴儿期的我们有一种神奇的本领就是“原始的全能感”,就像歌词中写的那样“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只要我看不见那么事物就是不存在的。所以当孩子出现了“回避”的行为举止时,其实是内在心理发生退行的表现,将自己回退到了婴儿期,某种程度上关闭自己对某件事情的感知,从而暂时撤销掉这个对象对自己的刺激,从而获得内心的平稳。
父母的解决方法应该是首先帮助孩子的ego能力增长起来,并清楚躲避的动机是来自id的恐惧还是来自superego,因为相应的支持方式也不一样。
最残忍的方式就是,孩子没有足够的能量来抵抗恐惧或羞耻时,直接将孩子推出去,是非常危险和无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