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澄沙之味》,对德江婆婆的一段话特别有感触。
患过麻风病的德江婆婆好不容易跟铜锣烧店主和女中学生建立起温暖的情谊,却因为人们对麻风病的恐惧使得铜锣烧店的生意日渐冷清,而不得不离开铜锣烧店回到她生活了60年,被隔离起来的麻风病病人疗养区,再没回到店里,即使她的病已经痊愈。
德江婆婆给店主写了一封信,信上说:
“我在煮红豆的时候,会仔细地倾听红豆的低语。就是想象着,红豆所经历的雨天,晴天。又是怎样的风将红豆带到了这里呢?我会一一听它们诉说旅途中的故事。是的,仔细聆听。因为我相信世上存在着的东西,都能说话。所以侧耳倾听的话连照射的阳光,刮过的风,都会和你说话呢。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每当傍晚的时候,风呼啸而过,卷起柊树的叶子筑成一道围墙。我都会觉得它好像是在说,去跟店长打声招呼吧。”
电影中这段话配上簌簌的风声、滴答滴答的雨声、沙沙的树叶声,窸窸窣窣的晾晒红豆声。让人仿佛跟着德江婆婆感受到了红豆那栉风沐雨的一生。吸收了天地精华好不容易从土地里长成的红豆,有资格去承受德江婆婆对它的盛情款待。所有的生命都理应被认真对待。
德江婆婆对一颗红豆如此,看樱花树也像看着盛装出席的朋友一样眼含笑意,对着满月也能听到月亮在她耳边的轻声细语说:“它一直都想让你看到,所以它才这么努力发光呢。”对有着“同她曾经一样的仿若被困笼中不得自由的眼神的”郁郁寡欢的店长心怀善意。告诉店长:“我们的出生,是为了亲眼见识这个世界,去倾听这个世界,所以啊,就算没有成为什么,我们啊,在我们身上,都有活下去的意义哦。”
76岁的德江婆婆居然还有这么灵敏的眼耳鼻舌声意,能感受到如此丰富的色声香味触法。不管身处何种境地,拥有这样敏感的感官和心灵美学体验一定会感受到幸福的存在吧。德江婆婆从少女时期就住在麻风病疗养院一直到古稀之年。以前是被迫隔离在疗养院,病好后仍旧遭到世人对麻风病人的歧视而不得不回归疗养院,这样没有自由,被人排斥的悲惨的命运仍然不能切断她对生活持有的热情。真是了不起。
我特别欣赏德江婆婆对待生命的认真和虔诚。这样的认真一定会给生活增加很多的乐趣。
我想到我在学习素描写生的时候,经常在室外盯着一棵树一看就是几个钟头。不断地用心灵去和这棵树对话,用眼睛去观察树木的枝叶和纹理,用耳朵去聆听风吹动树叶窸窸窣窣的声音,用笔触在纸上描出一棵树的样子。有时候会突然被这棵树所感动。就像德江婆婆感受红豆的一生一样,我偶尔也会感受到一颗树木,一段残墙,一椽屋瓦的一生。这样的体验特别能给心灵带来宁静和安详。平日里难得仔细观察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在写生的认真对待下都会变得可爱至极。
苏轼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清风明月确实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可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感受到他们的美,需认真对待才是。
认真对待万物才能感受到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