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与得,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更是我们人生的一种修行。
很多时候,我们时常面临多种选择,每一次选择都伴随着舍弃与获得。
在舍与得之间,我们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事,更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01
有舍才有得
舍得,并非简单地放弃或得到,而是一种深刻的哲理。
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唯有学会放下那些不再属于我们的东西,才能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这种放下,并非失去,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获得。
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孟尝君,他广招的门客冯谖,在孟尝君的封地薛邑收债时,发现百姓生活困苦,于是擅自做主把百姓的契据全部烧毁,为孟尝君赢得了民心。
后来,孟尝君遭遇政治危机时,薛邑的百姓纷纷前来支持他,使他得以度过难关。
舍得,有舍才有得,只有当我们真正舍得放下,才能赢得民心。
现实中亦如此,唯有先舍才有后得。
舍的康慨,拥有财富;舍的时间,拥有亲情和陪伴;舍得利益和偏见,拥有友谊和信任。
02
不舍不得
舍得之间,蕴含着人生智慧,它让我们明白,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懂得取舍,方赢更多,不舍则不得。
北宋李士衡在昭文馆为官时,曾和一个武官出使高丽。
李士衡把高丽赠送的礼品交给武官保管,武官自己也带了财物。
船上,武官担心自己的财物被海水渗湿损坏,遂把李士衡的礼品垫在船底以防渗水,自己的物品叠在李士衡礼品上。
途中海上遭遇大风浪,船即将倾覆,只能舍弃部分财物。
仓皇中舍弃的都是武官自己的物品,而李士衡所得礼物完好无缺。
困难面前,我们学会取舍,满载意外收获,不舍付出,反倒失之更多。
舍得,让我们拥有更加宽广的胸怀和更加深邃的视野,去看待这个世界和我们的人生。
03
舍得自然,不以得喜、不以失悲
有时候,我们舍弃一些利益,得到心的宁静,放下一些执念,活出心的自然。
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即使普林斯顿大学给出丰厚的待遇,邀请他去讲学,他也拒绝。
他的著名小说《围城》发表以后,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在国外的反响也很大,新闻和文学界有很多人想一睹他的风采,均被他的婉拒。
钱钟书先生舍得自然,不以得喜、不以失悲,诠释了他人生的最高境界。
舍得之间,是人生的一种修行,它锻炼了我们的意志,也磨砺了我们的品格。
当我们真正领悟到舍得的智慧时,我们更加从容和淡定,我们不再为得失斤斤计较,而是以更加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人生,舍得方得,弃得更得。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