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冬,注意保暖

老人由于生理代谢变得缓慢,同时神经系统对寒冷的反应性降低,身体产热不足,冬季容易发生低体温症,腋温持续低于35℃。常有四肢冰凉、畏寒怕冷,可发展为:早晨不愿起床、白天无精打采、夜里糊里糊涂。严重时会诱发低体温症、心脏病、脑卒中、甚至死亡。

如伴有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贫血、慢性消耗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肺炎、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老人更容易并发低体温症。药物如冬眠灵、安定和甲基多巴之类能抑制寒战产热,也诱发低体温症。

老人体温过低会出现意识错乱和定向障碍,不再感觉到寒冷,离床可能会摔倒,无法返回温暖被窝,在寒冷中体温进一步降低。

超过24小时的长时间低体温,外周循环障碍、低血压、脉搏微弱、心率缓慢、以至于心律失常都会出现,甚至可出现室早室颤,这也是老人冬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70岁以上老人如果长时间低体温,死亡率可达70%。

在冬季,老年人群中约10%会发生低体温症,所以应当每天早、中、晚、夜各测一次体温,以确保体温在正常范围。如果能够做到长期连续的体温监测,效果会更好。迪卡尔智能体温贴操作简便,养老院护工和家中子女都会用,老人自己也能操作。

除了每天测体温,还应当积极防控低体温症

防寒保暖对预防老人低体温症至关重要。室内温度不宜低于18℃,室外温度低于8℃时应避免长时间静止逗留。

经常运动锻炼,能够提高体温,促进循环,也有利于保持肌肉张力,维持足够产热。另外,中医药调理也会有帮助。

足够热量的膳食也会提高体温,包括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肉类等,新鲜蔬菜水果则可以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

如果家庭处理仍然不能有效提升体温,应及时到医院求诊,让体温恢复到正常范围,以免长时间低体温导致身体出现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贾斯伯国家公园是整段旅行的终点。返程途中,旅行大巴并没有沿来路折返,而是选择了不同的线路。傍晚,从贾斯伯国家公园...
    温乐乐阅读 434评论 0 3
  • 我正在参加怦然心动·邂逅你的11封情书——1111情书交友创作大赛,快来给我写情书吧。(好久没有收到情书了) 昵称...
    黄值子阅读 1,387评论 37 43
  • 今天儿子电子琴考级,一大早先到学习点请老师再指导一下。吃过中饭,一点钟驱车赶到考点——世界外国语学校。 一进大门口...
    华枝春满5339阅读 2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