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大节日。古时候叫做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指一年的第一个早晨。自新中国成立后,正式采用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
“除夕”的来历
关于“除夕”的来历,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一个几千年来人们口耳相传的传说,传说中“夕”是一种怪兽,十分凶猛,头顶长有独角兽,血盆大口,每逢腊月三十晚上,他便从山林里或山洞里,跳窜出来,掠食吞噬百姓。人们为了防御夕的侵害,便由灶王爷请来了神仙“年”,年便在腊月三十晚上组织人们聚集在一起,燃起火堆,放起鞭炮,怪物“夕”一闻此声便会落荒而逃。第二天早上也就是正月初一,大家平安无事,便作揖道喜,相互祝贺,同时把正月初一称为“大年”,初一早上的相互问候,历经几千年延续形成了“拜年”的风俗。
“过年”的来历
在文字尚未诞生前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传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然而,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年的来历,有了可靠的探源渠道。在甲骨文中,年呈现出的是一个人扛着成熟的谷物。也就是说,在古代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年”最早是指谷物成熟。
继而人们逐渐把“年”的含义由谷物成熟,引申为,谷物成熟的周期,也就是,从这一次谷物成熟,到下一次谷物成熟之间,称一年。然而,随着人们逐渐认识了,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之间的运行规律,年的含义也便指向了天象纪时。
所以,春节又称过年,作为中华民族最大的传统节日,它承载了古代人们最原始的生存希望——谷物丰收。而为了庆祝五谷丰登,千百年来人们形成了一系列的庆祝仪式,例如:拜年、贴春联、杀牲口祭祖,叩头焚香,祭拜天地君亲师等。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人们对于永恒的自然的崇拜,借着过年的机会表达出来。同时,古代的人们认为人是有灵魂的,人死之后灵魂不灭,这便产生了祖先崇拜。人们认为,自己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均由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所保佑,那便是已然幻化为神的祖先。所以,借着过年的机会,人们杀鸡宰羊、叩头焚香,祭拜祖先。这成为古代社会,普通百姓最具仪式感的活动。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
——孔尚任
曾经在《过节到底过什么?》一文中,傻妞表达过一个观点:任何节庆的形成都寄托着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通常是一种源于现实而寄托的一种美好愿景。这些美好愿景历经岁月长河演变为这个民族的文化,成为岁月历练而成的精神精华。这些承载了先人生活经验的精髓将人们的戾气、蒙昧,文而化之。
脱胎于农业文明的年俗和春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越加受到工业文明甚至信息社会的冲击——今天,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不再粘糖瓜了、春节前也绝少杀猪宰羊了、我也不会再有巴巴地守着爸爸灶火台等着那块肥美的肉了、甚至很多年都没有给自己添置新年新衣了……不得不说,物质的富足减少了对春节的期盼……一旦缺少了对某一事物的期盼便减少了它作为某种仪式的庄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