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则新闻,让人啼笑皆非。
一位父亲在批评孩子的时候,12岁的孩子用金箍棒把父亲打伤了,伤心的父亲上了医院并报了警,希望警察能帮他管教好这个让人头疼的“熊孩子”。
无独有偶,几年前我还看过一则新闻。
一位父亲狠狠地批评了他那尚未成年的儿子后,就自顾自的去洗手间洗澡去了,他那宝贝儿子拍下了他那洗澡的全过程,发到网上去了。
更有甚者。
几年前某小学生因为被妈妈骂了,一怒之下用刀把他的妈妈杀了,第二天,他竟然还可以泰然自若地去上学。
看到这些新闻,好多父母都会仰天长叹:现在的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好管呢?
试想一下,如果那个孩子是和一个不相关的人发生了口角,然后用金箍棒把那个不相关的人打伤了,是否会有人说:这孩子很勇敢,不吃亏,不怕人。
再试想一下,如果那个小男孩是和一个室友之类的不相关的人发生了不愉快,并且输了,然后他把别人的丑事宣扬出去,是否也会有人说:这孩子懂得用计谋,长大了不简单。
如果那个小学生动手的对象是一个和他没有血缘的人,人们又会怎样去想?
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所有事情都发生在被父母“欺负”之后。在父母看来,父母的行为是“教育”,但是,在孩子看来,那是“欺负”,所以他们奋起反抗,不顾后果。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看过一个电视,剧名和具体情节都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其中的一个情节。
一群人为了把一个年轻人培养成一个拥有绝世武功且天下无敌的人,巫师说代价是六亲不认。最后,那个年轻人真的练成了绝世武功,在功夫练成后,他第一个杀死的就是培育他的几位恩师。
一直都记得一个镜头,那就是他的几位恩师流着泪受死的情景,死在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爱徒”的刀下,那是一种怎样的讽刺?纵然是天下第一,又有什么意义?
今天听三国,说到吕布一身好功夫,又有心归顺曹操,曹操却不留他一条性命。张辽功夫不及吕布,还对着曹操出言不逊,曹操却留下了他的性命。
然后说书人说:有才有德那是极品,无才有德那是合格品,无才无德那是废品,有才无德那是危险品。
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们都在忙碌着送孩子上特长班、补习班,至于孩子“德”的培养,大多数家长都忽略了。
关于生活方面的培养,教最多的的就是怎样保护好自己,怎样还击别人,教育孩子“不要怕”,有事父母担着。
当孩子的心中真的没有一丝敬畏之心的时候,真的什么都不怕的时候,作为父母,看得是不是有些心寒呢?
当我们抱怨孩子不好管的时候,是否想过孩子为什么不好管?真正令我们难过的是孩子的行为本身?还是孩子在实施这个行为时的六亲不认?
其实仔细看看,他们身上就是缺少“德”这个东西,因为没有一丝一毫的敬畏之心,所以他们六亲不认、无法无天。
还是教孩子宽容、教孩子温和吧!不管教孩子什么,享用最多的都是我们自己,因为只有我们父母,才有和他们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